沛納海在2014年就在Neuchâtel設立了新廠,直到十年後的現在,終於有機會去看看這個當時在錶界引領起大錶徑潮流的始祖品牌,它們的錶廠是什麼樣子。大約從1930年代開始就為義大利皇家海軍供應手錶的歷史,熟悉沛納海的錶迷都不陌生,而這個開端也是它們鞏固工具錶定位的序曲。

歷經這麼長時間的發展,沛納海的經典元素和強悍性能不變,產品的定調則變得更明確,目前的產品線分為經典錶冠護橋造型的Luminor、專業潛水錶系列Submerible、薄型及小徑的Luminor Due以及沛納海最早出現的錶款,具備洋蔥頭錶冠的Radiomir,以這四大支線撐起沛納海的主力產品。這些錶款的機芯零件生產、手錶組裝、以及品管測試、還有售後服務等等,都是在Neuchâtel錶廠進行,至於包括設計和行銷的部門則是位於義大利總部。






沛納海錶廠內部的佈置像是未來實驗室,看到了很多進行不同項目測試的專業機具。以沛納海最引以為傲的防水測試來說,每一只沛納海的潛水錶,都以高於標示深度的25%以上之標準進行測試,目前最高可測試到2500米,包括傳統的水滴測試,將一滴冷水滴在浸入水箱的加熱錶殼,以測試鏡面會不會產生冷凝水。其他還包括高壓及低壓的環境模擬,必須在這種情況下測試持續3小時。






沛納海還以機器模擬手錶幾十年後的使用情況,例如重覆操作計時按把多達5000次,還會針對機芯進行持續上鍊。另外,帶給我們很強大衝擊感的則是撞擊測試,將手錶從一公尺的高處摔落到硬地表面,摔到地上「砰」的那一聲巨響,真實感會讓人心慌到下意識護住手上的錶。還有對皮錶帶和鍊帶進行的拉力和扭轉測試,以正常使用情境來說,這些嚴峻的狀況在日常生活中都不太常發生,用這種防範未然的心態,將手錶的性能提升到至高的思維,也是沛納海根植於工具錶定位的本分。

在廠內我們也訪問了沛納海的營運長Jérôme Cavadini(以下簡稱Jérôme),人高馬大的他講起話來有種德國人般的謹慎,今年沛納海的重點新錶是Luminor Marina系列,防水500米的性能是Luminor現階段的最高規格,還換上薄型化新機芯P.980自動上鍊,因此錶殼厚度變得比較薄,重量也變輕,還加入專利錶帶快拆系統PAM Click Release System™,整體來說是很有感的優化,而且除了不鏽鋼版本也有鈦金屬的款式,但這次的鍊帶只出在不鏽鋼的PAM03323,為什麼鈦金屬款Luminor Marina Titanio沒有順勢搭配鍊帶呢?Jérôme透露過去沛納海在PAM00352和PAM00327就有出過鈦金屬鍊帶,所以製程絕對不成問題,不過今年的重點款Luminor Marina強調性能的優化,當錶殼隨著機芯變薄,錶耳等細節也必須調整設計,所以決定把重心放在錶殼設計和性能提升上。

但是今年怎麼沒出現沛納海近幾年很著重的創新材質呢?Jérôme一來是創新材質過去都是優先出在Submersible系列,而今年的重點是Luminor Marina,所以沒有特別針對創新材質去做溝通,但也透露說明年會有一個有趣的新材質,目前正在進行中。Jérôme說創新材質的研發向來都很不容易,就算有20個構思在發想,但隨著顏色和重量等面向,在研發過程中可能會發現跟預期中不太一樣,加上成型的階段也會有一些加工的問題需要克服,最後可能只有四分之一左右的構想可以被製造出來,所以是需要一點時間去醞釀的。






Jérôme也提到說沛納海最重要的DNA是防水性能,畢竟潛水錶就是它們起家的款式,所以它們即便連三問錶都會將防水視為優先考量,他還透露說他們有個客人戴著沛納海的三問錶去游泳並且在水中操作,共振的聲音很強,報時完全沒問題,說明了每一只沛納海手錶的性能等級真的都非常強悍。
「你絕對想像不到一只手錶出廠之前,我們針對某項特定的測試,可能是需要以『年』為單位來計算的。」替我們導覽的廠方人員有點苦笑的這樣說著。但是夾帶在那個苦笑裡的成分是種與有榮焉的驕傲,標準高到都造成自己困擾了,為了性能卻依舊不能妥協。因為過去跟軍方打交道的歷史,讓沛納海明白要做到性能至上,就注定是沒有容錯值的,於是它們無論在效能和材質上都不停演進,佩戴體驗也隨之做了提升,這些都是在參觀錶廠之後很有感的心得。於是身為錶迷的我們放心了,這麼清楚自己從哪裡來、和要往哪裡去的沛納海,在未來是不會迷路的,很清楚方向的在為自己領著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