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6 12:41 臺北時間

用藝術陪伴孩子成長! 紙風車32年首次發表「工作執行報告書」

mm-logo
娛樂
紙風車劇團創辦人李永豐(中)與北藝大學弟,表演藝術雜誌總編輯黎家齊對談。(紙風車劇團提供)
紙風車劇團創辦人李永豐(中)與北藝大學弟,表演藝術雜誌總編輯黎家齊對談。(紙風車劇團提供)
紙風車劇團成立32年,持續帶給全台灣兒童藝術表演之美;今(16日)首度發表《紙風車創立32年工作執行報告》,回顧自1992年創團至今的歷程與成果。報告揭示,紙風車已累積演出6,608場,觸及1,475萬名觀眾,並獲3,585家企業捐助與1.5萬人次志工支持,展現深遠社會影響力。創辦人李永豐與團隊共同發布報告,並就台灣表演藝術生態與文化意義進行深入對談。
李永豐表示:「看戲雖然不是生活中最需要的,但卻是能打開孩子的視野。」他引用童子賢董事長的話說:「我們不要洩氣,要點起那盞燈,留給後面的人。有燈的地方,就會有人,有燈的地方,就會有期待與希望。」他號召更多人成為「點燈者」,與紙風車攜手為台灣孩子照亮未來的夜晚。從1992年至今,紙風車從童話故事轉向關注在地歷史、心靈環保、反毒、性平等等議題,堅持用藝術陪伴每個孩子成長。
20250516ent005
紙風車劇團發表《紙風車創立32年工作執行報告》,創辦人李用豐(中)率任建誠團長(左)與張敏宜執行長持續為台灣兒童欣賞藝術表演奮力前行。(紙風車劇團提供)
李永豐回憶,推動「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源於故鄉嘉義布袋一通邀演電話,當時演出費用遠遠不足,他忍痛拒絕,卻因此輾轉難眠。「我是鄉下孩子,我的劇團是票房冠軍,卻不能演戲給故鄉的孩子看?」這份遺憾成為催生長達18年的兒童藝術工程的動力,紙風車也因此走遍台灣,將藝術帶進偏鄉。
20250516ent005
紙風車劇團創辦人李永豐相信兒童審美從小做起,堅持用藝術陪伴每個孩子成長。(紙風車劇團提供)
面對疫情和祝融的雙重打擊,紙風車能持續走下去,李永豐特別感謝4位企業家:鎰勝工業黃子成董事長被團隊尊稱為「老爹」,視每位成員如家人般照顧,並積極號召更多企業支持;中國信託董事會高人傑秘書長16年來持續攜手紙風車,支持偏鄉巡演與劇團創作,並首創發行表演團隊認同卡;富邦集團蔡明忠董事長於2020年工廠祝融時,立刻伸出援手,幫助劇團度過危機;和碩聯合科技童子賢董事長則在疫情期間出資支持劇場技術人員,保障藝術人才不斷層。李永豐說:「這4位點燈人,在紙風車及台灣劇場最艱難時刻冒出來幫忙,儘管他們自己也面臨困難,卻仍雪中送炭,展現台灣人的偉大與強大。」
20250516ent005
紙風車劇團創團32年來不斷推出戲劇作品,並走入台灣各個鄉鎮表演。(紙風車劇團提供)
李永豐期盼更多人加入這場長達30年,仍將持續前行的文化行動。報告書電子檔已開放下載
更新時間|2025.05.16 12:41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