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1 13:53 臺北時間

教育部「手機管理草案」出爐 國中小須法定代理人同意、集中保管

mm-logo
時事
教育部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公布「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學生攜帶行動載具到校管理原則」草案,徵詢各方意見作為後續推動參考,討論開放至6月1日。(本刊資料照)
教育部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公布「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學生攜帶行動載具到校管理原則」草案,徵詢各方意見作為後續推動參考,討論開放至6月1日。(本刊資料照)
教育部今(21日)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公布「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學生攜帶行動載具到校管理原則」草案,徵詢各方意見作為後續推動參考,討論開放至6月1日。草案中,教育部要求各校訂定行動載具管理規範,須包含管理方式及時間、違規處理程序、學生申訴救濟機制與彈性調整等。其中,高中學校訂定與增修管理規範時,須邀集師生及家長3方討論,且學生代表不得少於會議人數1/3;國中國小學生攜帶行動載具到校則須法定代理人同意。
教育部要求,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應依據本草案內容,訂定學生攜帶行動載具到校管理規範,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公告。管理規範應包含管理方式、管理時間、違規處置、學生申訴之救濟途徑,及彈性管理與使用申請程序等事項。如涉及學生獎勵、管教或懲處措施者,應明定於各校學生獎懲規定,且符合國民教育法第44條、高級中等教育法第51條及其相關規定。各校行動載具管理規範,必須每3年至少應檢討1次。
草案重點有「分階段且以同一方式管理」,國中國小載具由學校或各班集中保管;高中則由學校以同一方式管理,如採學校或各班集中保管方式,則應妥善管理。
而高中學校訂定與增修管理規範時,應邀集師生及家長3代表共同討論,學生代表人數應不低於全體會議人數1/3。
另外「使用及管理彈性化」則讓學校可依不同載具類型及情境(如課堂臨時學習活動或個人緊急必要聯繫等),彈性調整管理或使用方式,並依教學現場需求制定各校管理規範。其中,國中國小學生攜帶行動載具到校,應經法定代理人同意。
教育部強調,本次修正草案重點在於「明確化」「彈性化」與「分階段」管理,讓學校能有所依據並因地制宜,以兼顧維護教學秩序與學生合理使用權益。
更新時間|2025.05.21 13:53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