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傳出清境農場星巴克清境門市即將熄燈消息,引起不少討論。根據《ETtoday》報導,台灣星巴克證實此消息,提到7月21日為最後營業日,若有適合拓點區域會掌握機會,也歡迎顧客可以轉至埔里門市消費。至於星巴克撤出後,清境農場場長王仁助則透露,已有引進台灣精品咖啡進駐。
面對星巴克撤出的情況,「清境紙箱王」也在臉書粉專po文,提到如今它的告別,標誌的不只是商業調整,更是一場地方觀光信心的崩解。粉專還提到,近年統一集團逐步調整策略,將資源重心轉向如清水休息站等高流量據點,對清境地區的設施與活動不再積極投入。星巴克歇業即是此策略轉向的具體表現,也象徵企業對清境觀光潛力的信心逐漸流失。
該粉專更提到,比星巴克還具指標意義的是,清境7-ELEVEN門市、小瑞士花園門市已取消24小時營業,改為夜間打烊模式。此舉不僅反映出夜間人流不足與營運成本考量,也顯示清境地區整體消費動能的疲弱。「統一集團的『房東式經營』思維——收租而不投入——正逐步侵蝕地方觀光的根基。」
該粉專認為, 清境的未來「需要一場由下而上的文化重建」,問題不只是商業撤退與組織失能,更是地方文化與生態價值未被充分挖掘與重塑。真正的轉機,來自於一場由下而上的文化重建,在地業者應聯合打造「高山文化村」,結合原住民故事,移民歷史與星空導覽,創造具敘事性的旅遊體驗; 推動「文化生態村」概念,吸引國際背包客與文化探索者,讓清境成為台灣的高山文化交流平; 建立跨平台行銷策略,善用免費社群工具與國際旅遊論壇,擴大清境的全球能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