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專題/違約潮與爛尾蔓延 限貸令風暴全面拆解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央行為打炒房祭出限貸令,在此之前已簽約但未交屋的民眾,成最大苦主。
央行為打炒房祭出限貸令,在此之前已簽約但未交屋的民眾,成最大苦主。
史上最嚴限貸令(第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將滿週年,後續效應不斷發酵,專家逐一示警,從個人貸款到建商爛尾,若不正視恐引發更大規模問題,造成房市更大衝擊,最終受傷的仍是消費者;此外,專家提醒,違約賠付金動輒數十萬元到百萬元,準備交屋民眾應積極和建商談判、向專業人士求援,避免內傷。
2024年9月19日,央行宣布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打炒房,11個月過去,房市重挫、交易量銳減,最讓人憂心的是「搶貸」如火如荼上演中。當史上最嚴限貸令強碰29年來最大交屋潮,因「貸不到」而衍生的違約糾紛,山雨欲來。
20250808money001 (2)_2025-08-08.jpg
2021年至2023年預售屋景氣大好,近期陸續完工、準備交屋。
受限《銀行法》72條之2「不動產放款天條」規定,今年起各家銀行嚴控放貸條件,無法補足資金缺口的民眾只能黯然解約;根據「591實價登錄」統計,今年前5個月7都預售屋解約量逼近千件,較去年同期增加6成,4月起解約量連續2個月維持在200件以上,購屋時間點則多在去年。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99
全站看到飽

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