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7 14:45 臺北時間

中國貪官現形記3/官員小孩出國留學逼迫「贊助」 逼企業虛開發票衝業績騙中央補助

mm-logo
時事
王先生隔海控訴大陸官員索賄嘴臉。(王先生提供)
王先生隔海控訴大陸官員索賄嘴臉。(王先生提供)
台北市一名王先生2009年攜帶1億元新台幣,在大陸優惠投資政策及「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的感召下,隻身赴湖北投資建廠,原以為利國利己利民,不料卻泥牛入海,不僅投資血本無歸,還被人構陷鋃鐺入獄。出獄後的他逐級上訪,冤屈仍得不到平反昭雪,甚至還被限制離境,至今仍不能回台與家人團聚。他隔海投書本刊訴說被害經歷,控訴遭大陸各級官員迫害過程,這段經歷不是小說,更不是連續劇情節,提醒國人前往大陸投資千萬要小心。
王先生說,有次與開發區管委會的書記一起吃飯,結束時對方說,他要安排人出5%的費用,買我們企業20%股份,齊心協力把企業做好。要求資助他女兒去英國留學的副縣長,他的胞弟也來找王,想要20%股份換取他以後對企業的支持。
連當地代表簽署投資協定的巴東縣長,也告訴王:「縣長就是父母官,就是巴東的土皇帝,有什麼事情隨時可以找我,全縣範圍內的大小事情我都可以搞定」,還提出由政府提供無息產業發展基金1,400萬元,害他高興得不得了,連續2晚興奮得睡不著覺。
結果第三天,就有人來找王,要求先拿100萬元現金,如果100萬第一天送到,第二天政府支援的產業發展資金就可以撥付到企業賬上,王未照辦,產業發展基金也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20250907soc013
大陸是人治社會,法律條文形同具文。(王先生提供)
不久後,該名縣長因貪污受賄被查實,受到大陸相關部門的雙開處理並判處了刑期,刑滿釋放出來後,該縣長説:「不當官就不當官嘛,現在國家就是不給我一分錢,下輩子我吃穿也不愁」,感嘆「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像這種人就是大陸新聞說的典型雙面人,把手中的權利作為利益交換工具,「嘴巴裡講的是主義,心裡想的全是生意」。
王先生回想在巴東投資時間雖不長,但遇到的怪象林林總總不勝枚舉,權錢交易已經成為大陸當地的通行規則,企業就是唐僧肉,如果官僚的個人利益得不到滿足,就會懷恨在心尋機報復。
巴東經濟開發區內有40家企業,每家企業會按照管委會領導的安排虛開一定比例的發票,如果不配合就得不到政府的產業補貼資金及政策支持,業者雖對當地政府這種做法感到荒唐,但也只能按照要求去完成。
在2013年度、2014年度,王的公司虛開8,000多萬元人民幣的產值,也因此被迫多繳交了380萬元人民幣的稅,儘管被開發區政府套上了枷鎖,無端增加本企業的負擔,但未欠下一分錢的國家稅款。2015年通知王去開發區管委會開會,分配任務要再虛開1億元的發票,他因拒絕遭停產,沒想到當地縣電視台新聞還在吹虛王的企業當月產值又達到了7,000萬,當地政府編造資料隨口就來,到了說假話一點不臉紅的程度。
由於不配合虛開發票,開發區書記李成卓特別把王約到辦公室喝茶,他說:「像你們這樣的企業,如果不再積極配合開發區進行工作,那留下來還有什麼用處呢?那就是多餘的,就應該儘快滾蛋」。2個月後,當地政府安排巴東縣公安局經濟偵查大隊員警,強行進入王的企業開始查帳。
王先生指控,像巴東這樣的國家級貧困縣經濟開發區,充當的就是巴東縣政府的白手套,專門用來騙取國家相關政策及資金支持,把企業當作白手套,千方百計弄虛作假,挖空心思套取上級各項資金和政策支持,想盡辦法來支撐捉襟見肘的地方財政支出。
更新時間|2025.09.07 19:36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9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