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勞保、公保、農保、國保等制度生育給付差異大,金額介於3.9萬至7萬元之間,且部分女性無保險保障。新政策將以公務預算補足差額,讓所有產婦一胎都能領足10萬元。以勞工為例,現行平均補助約7萬元,明年起可再領3萬元補足;國保族群由3.9萬元增至10萬元。勞動部估計,以2024年生育率推算,每年將有約12.7萬人受惠,經費約42.7億元。
不孕症補助也再升級,11月1日起上路的「試管嬰兒補助3.0」針對39歲以下夫妻,首次療程補助由10萬元調高至15萬元,第2、3次療程最高10萬元;39至未滿45歲的首次補助為13萬元,第2、3次則提高至8萬元,低收與中低收入戶不分年齡、胎次均補助15萬元。衛福部估算,補助後年輕族群平均可減輕約8成療程費用。
此外,政府也首度推出「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試辦方案,9月1日起實施,針對18至40歲癌症患者,若治療恐影響生育功能,經醫師評估後,可獲取卵每次最高7萬元、取精最高8000元,每人最多2次,預計每年約600名癌友受惠。
卓榮泰強調,少子化已成國安議題,去年新生兒僅13.4萬人,死亡卻達20.2萬人,人口連4年負成長。政府將持續與地方與企業合作,營造友善育兒環境,讓家庭敢生、願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