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9 11:23 臺北時間

解密HPE娶親記2/一因素致台灣企業導入AI牛步化 慧與超前部署卡位未來應用商機

mm-logo
財經理財
美國伺服器廠慧與科技因應AI落地浪潮,透過併購與合作完整AI基礎建設乃至解決方案的產品鏈。(示意圖,Pixabay)
美國伺服器廠慧與科技因應AI落地浪潮,透過併購與合作完整AI基礎建設乃至解決方案的產品鏈。(示意圖,Pixabay)
生成式AI浪潮席捲全球,從晶片設計到伺服器代工,台灣在全球AI硬體供應鏈中扮演關鍵角色,然而,企業端的AI應用落地卻顯得相對遲緩。慧與科技(HPE)台灣暨香港董事總經理王嘉昇認為,台灣產業以中小企業為主體,在導入AI時面臨規模不足、投資報酬率(ROI)難以估算,以及跨行業普遍性的人才缺口等三大挑戰,導致整體進程慢。
王嘉昇認為,應用導入速度慢也意味著台灣市場還擁有發展潛力,一旦克服瓶頸,AI應用將會遍地開花。
「台灣因為中小企業較多的關係,可能在使用面上,250個員工以下的公司要導入比較困難。」王嘉昇點出台灣企業在擁抱AI時的普遍困境,首先受限於產業結構,在面對動輒數百萬、甚至上千萬的AI投資時,首要考量的就是投資報酬率(ROI)。
王嘉昇認為,AI的效益往往需要時間發酵,難以在短期內呈現顯著的財務回報,這讓許多企業主望而卻步。相較之下,國外大型企業或領先者,更傾向於將AI視為長期策略投資,願意先投入資源學習、試錯,逐步探索其價值。
除了規模與成本,王嘉昇表示人才也是台灣AI發展的另一大痛點。他觀察香港雖然在AI人才與資源上也有所限制,AI的應用卻走得比台灣更快。主要是相較於硬體建設,香港更專注於應用開發,大量企業已經積極導入AI來優化服務與流程。
儘管挑戰重重,王嘉昇點名金融與製造是目前AI應用走得最快的兩大產業。他以台北富邦銀行的「獵鷹系統」為例,HPE與其合作開發AI洗錢防制功能,不僅將處理審查的效率提高1倍以上,更減少了近一半的誤報警訊。
王嘉昇也指出,未來的企業組織將發生根本性變革,許多傳統的組織功能將被一個個獨立的AI代理(AI Agent)取代。他認為,這將是繼流程自動化之後的下一個巨大浪潮,從客服、放款審核到內部IT支援,都將是AI代理(AI Agent)大展身手的領域。
「各位如果說AI是個泡沫的話,那你把AI的市場想得太小了。我覺得AI的市場真的是無限大。」王嘉昇認為,從個人生活到企業運營,AI的潛力才剛剛開始釋放,隨著工具越來越成熟,進入門檻逐漸降低,台灣企業一旦找到合適的切入點,並克服初期挑戰,未來的發展將不可限量。
更新時間|2025.10.09 11:23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活動期間,動態雜誌免費線上閱讀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活動期間,動態雜誌免費線上閱讀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