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花169美元卻看到「白牆」?為何會沒有窗?
根據《紐約郵報》報導,艾薇娃(Aviva Copaken)是提出訴訟的乘客之一,她指出自己曾花169.99美元(約新台幣5,300元)購買靠窗座,登機卻看到的只有機身內壁。
報導指出,之所以會出現「無窗靠窗座」是因為部分機型(如波音737、Airbus A320、波音757)因機身結構需容納管線或設備,因此至少會有一排缺窗設計。
但乘客強調,其他航空公司(如美國航空、阿拉斯加航空、瑞安航空)在訂位時會清楚標示是否有窗戶,唯獨聯航與達美沒有提醒旅客。
被航空公司定義成「靠牆」?
聯合航空向聯邦法院提出動議,要求駁回訴訟,理由是「窗邊座位」並不保證有外部視野;聯航律師在文件中主張:「『靠窗』僅指座位的位置在機身側邊,而非保證一定有窗。」
此外,聯航也強調,運送契約中從未承諾每個靠窗座都會有外部窗戶。然而,這項說法被乘客代表律師怒批是「文字遊戲」,完全違反一般旅客的合理期待。
旅客為何願意多花錢買靠窗?真的只是為了風景?
訴狀中指出,許多旅客額外付費不是為了拍照,而是因為心理需求,例如:緩解飛行恐懼、減少焦慮或幽閉恐懼、減輕暈機不適。但若旅客知道這些座位其實沒有窗,他們根本不會選,也不會多付錢。
航空公司能否把「靠窗座」賣給你卻不給窗?官司要打多久?
原告團隊控告聯航四項罪名,法院已排定預計2027年6月7日開審。航空業界也擔心,一旦乘客勝訴,未來恐掀起「透明收費」的全面改革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