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信
資料顯示狀態
- 一次無限滾動應顯示 12 筆
- 目前取得的資料共 24 筆
- 目前顯示的資料共 12 筆
- 取得的資料不足以顯示,需另外發request
- 最終應顯示 12 筆
發request狀態
- 目前已發request 1 次
- 最終應發request 3 次
loading狀態
- 正在發request中:否
- 仍有資料未被取得,開啟無限滾動功能

財經理財
【玉山併投信內幕1】退出投信界17年後又參戰 玉山金總座揭關鍵轉折
2025.03.24 05:28
玉山金原本旗下有玉山投信,2008年,玉山金為專注銀行發展,選擇將玉山投信出售給施羅德投信後,玉山金就沒有跨足投信業務,董座黃男州就曾說,「我賣掉玉山投信,應該再買回來。」

財經理財
鄭貞茂偷吃人妻、傳下體照 火速請辭台新投信董座
2025.03.05 16:26
金管會前副主委、台新投信董事長鄭貞茂驚爆偷吃人妻,判賠25萬元。今(5日)台新金總經理林維俊證實鄭貞茂已請辭董事長一職,不過指派人選及新任董事改選則需要多週時間處理。

財經理財
【千億金融詐騙案4】澳豐8年前被檢舉沒在怕 違法海外基金成吸金大黑洞
2023.05.31 12:37
澳豐金融詐騙案去年底悄悄蔓延開後,不少投資人向金管會檢舉,本刊調查,早在8年前、2015年時,金管會就曾收到投資人檢舉,由於澳豐金融集團是海外公司,在台灣僅有銷售公司兆富財管顧問公司,兆富雖然從事金融業務,卻不受金管會管轄,反而只要在經濟部登記立案就可,導致澳豐有機會藉此漏洞,持續擴張。

財經理財
踩瑞信債券地雷 國內投資人慘賠逾41億元
2023.03.23 19:57
國內金融業踩雷瑞信AT1債券風暴越滾越大,繼5家銀行高資產客戶資產蒸發16億元,證券業也傳出災情,6家券商踩雷2.1億元,37檔境外基金投資損失23.32億元,目前總計國內因投資瑞信AT1債券損失已達41.42億元。

財經理財
【全文】金管會擴大金檢投信 基金經理人陷炒股風暴
2023.03.21 05:58
近年來,國內明星基金經理人接連爆出人頭炒股弊案。本刊調查,金管會去年底對投信出重手,發動大規模金檢,包括國泰、復華、富邦以及保德信等4家投信,在金檢後傳出有8位經理人涉案的消息。「金管會已掌握異常資金流向的經理人,並函請當事人和公司提供資料說明,檢調2個月內將搜索外,還會有下一波金檢。」爆料人士對本刊說。

財經理財
【經理人炒股風暴】金管會出重手金檢投信 8基金經理人陷炒股風暴
2023.03.21 05:58
近年來,國內明星基金經理人接連爆出人頭炒股弊案。本刊調查,金管會去年底對投信出重手,發動大規模金檢,包括國泰、復華、富邦以及保德信等4家投信,在金檢後傳出有8位經理人涉案的消息。「金管會已掌握異常資金流向的經理人,並函請當事人和公司提供資料說明,檢調2個月內將搜索外,還會有下一波金檢。」爆料人士對本刊說。

財經理財
【經理人炒股風暴1】明星經理人離職2年照被逮 金管會祭絕招抓炒股弊案
2023.03.21 05:58
金管會來函要求說明,通常都已掌握異常金流,只要買賣的股票和負責操作的投信基金有重疊,恐怕就要面臨背信罪的問題。

財經理財
【經理人炒股風暴2】ETF規模超車共同基金 投信點出消漲關鍵
2023.03.21 05:58
國外的共同基金仍在成長,但台灣的共同基金規模卻越來越小,反而是沒有基金經理人主動選擇成分股和控制持股比例的ETF(指數股票型基金)高速成長,因為共同基金的經理人被查到用基金拉抬自己股票的弊案越來越多,為避免權益受損,民眾在投資的時候,寧願捨棄共同基金,改買ETF。

財經理財
【經理人炒股風暴3】人頭炒股歪風不絕 經理人鋌而走險原因曝光
2023.03.21 05:58
他們觸法的原因,可能與承受的壓力和薪資所得不成比例有關。資淺的經理人月薪約6萬到8萬元、資深經理人則是10萬到12萬元,薪水大概只有上海、深圳或是華爾街的1/3,且一旦基金投資績效不理想,經理人可能隨時被解聘。

財經理財
群益投信藝高人膽大 以主動型股票新基金與投資市場直球對決
2022.11.16 17:27
今年以來,全球政經情勢不確定性不斷攀高,一隻又一隻的黑天鵝讓股市與債市雙雙下挫,也讓國內投信新基金的募集頗為吃力。闊別兩年,群益投信於今年10月中旬再度募集新基金,一方面為補齊產品線,一方面為迎合投資人的偏好,力推「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基金」,最終募集規模逾35億新台幣,雖不如去年與前年許多基金的募集規模,但已稱得上是今年開募的新基金中不俗的成績。

財經理財
【10年賺千萬1】被離職導遊變投資高手 他只靠1招躲過今年股災
2022.11.10 05:59
臉書粉專「Eddie私房話」版主張書豪,曾在旅行社擔任導遊,後因金融海嘯「被離職」轉進證券業,從基層營業員做起。靠著解讀公司財報和法說會展望,並追蹤推動產業成長趨勢的資本支出和營收表現,10年來身價翻上8位數。儘管目前市場利空消息紛飛,他仍看好2大前景明朗的產業,預期將是下波景氣再起的領頭羊。

財經理財
【達人理財】緊盯大單動向 籌碼達人靠當沖年賺3成
2022.10.25 05:59
市場人稱「交易醫生」的徐國華,在股海搏鬥超過30年,他歷經長抱績優股翻倍再腰斬,資產也隨金融風暴大起大落的慘況,直到借助技術面的量價關係,以及留意籌碼面法人、大戶進場的蛛絲馬跡,從當沖出發並嚴守賠錢絕不留倉的鐵律,如今資產壯大逾5,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