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俊文,開南大學國際專修部華語老師(海陸腔)
去泰國教書係𠊎本旦就想愛做个事情,𠊎乜有想過,去到泰國以後,會堵著當多个少數民族,做得認識著佢兜个文化。對學民族學个𠊎來講,係隻跳出頭擺習慣个環境个機會。不過,𠊎嗄無想著,泰國乜回應毋知哪儕人講个:「有日頭个地方就有客人。」在這泰國最北方个省分,在𠊎教書个這隻戴恁多元民族个地方,乜會戴等一大陣个客人。
還記得該日係正到泰國沒幾久,同事渡𠊎騎等自行車就到學校附近點心店食夜。遠遠个就看著頭前黃黃个牌頂有寫漢字,應該係華人菜,想著泰國食恁多日酸酸辣辣个,乜愛換轉𫣆較慣个口味了。𠊎兩儕外國人,企在人店仔前,看等看板頂紅紅个「เย็นตาโฟ(泰文,釀豆腐,Yen tafo)」,毋知係麼个菜就先點下去,係點著毋好食个,就當做係學一擺經驗乜好。凳仔吂坐燒,頭家就兜來兩碗水紅水紅个大麵,頂高放等垤黃黃像油烰个餅,合幾粒魚圓。
雖然係華人開个店,毋過看來頭家這一家大細早就毋會講華語了,看來看去乜無看著老人家好問這係麼个麵。就直接拿等頭家拿个叉仔摎湯匙來食。湯鹹酸鹹酸,還有兜甜甜,啉起來有兜像新竹肉圓頂會加个醬,麵條个泰文喊做「粿條」,應該係潮州話過來个,毋過看來係用米做个,摎𠊎俚个粄條有兜像。食起來雖然當生份,毋過當做淡水阿給來食,乜毋會忒奇怪。酸鹹个味道,乜當適合泰國這翕熱个天時。
食忒以後,𠊎兩儕還係毋知這到底係麼个華人菜,正用手機查看仔這Yen tafo个身世係麼个。一查著驚下,原來這Yen tafo就係海外當有名个客家菜——釀豆腐。毋過來到泰國个釀豆腐,泰國人試著味緒毋罅,就摎豆腐乳加落湯裡肚,正會變做這滿𫣆看著个水紅色。後來,加落「粿條」,就變到這滿食个麵,毋過因為當多人毋知Yen tafo係釀豆腐个關係,所以當多頭家就嗄摎最重要个豆腐拿忒去,變到這意外「有名無實」个特殊客家菜。下二擺,大家到泰國定著愛記得試看仔這特殊个客家風味。
華語
去泰國教書是我本來就想要做的事情,我也有想過,去到泰國以後,會遇到很多的少數民族,可以認識他們的文化。對於學習民族學的我來說,是個跳出舒適圈的機會。不過,我卻沒有想到,泰國也會回應不知道誰說的那句話:「有太陽的地方就會有客家人。」在泰國這最北方的省份,在我教書的這個住了這麼多元民族的地方,也會住著一群客家人。
還記得那天是剛到泰國沒多久,同事帶我騎著腳踏車就到學校附近的麵店吃晚餐。遠遠地就看到前面黃黃的招拍上有寫著漢字,應該是華人菜,想在泰國吃了這麼多天酸酸辣辣的,也要換換我們比較習慣的口味了。我們兩個外國人,站在人家店門口,看著看板紅紅的เย็นตาโฟ(Yen tafo),不知道是什麼菜就給他先點了下去。反正點到不好吃的,就當作是一次經驗吧。椅子還沒坐熱,老闆就端來兩碗粉紅粉紅的湯,上面放著塊黃黃的油炸餅,配著幾顆魚丸。
雖然是華人開的店,不過看來老闆一家都已經不會講華語了,看來看去也沒看到老人家可以問這是什麼面。索性就直接用店家給的叉子和湯匙吃了起來。湯鹹酸鹹酸,還有些甜甜的,喝起來有點像是新竹肉圓淋在上面的醬汁,麵條泰文叫作「粿條」,應該是從潮州話翻過來的,不過看起來是用麵做的,跟我們的板條還有點像。吃起來雖然很陌生,不過當作淡水阿給來吃的話,也不會太奇怪。酸鹹的味道,也很適合泰國這悶熱的天氣。
吃完以後,還是不知道這到底是什麼華人菜的我們,才用手機查查看這Yen tafo的身世是什麼。一查嚇一跳,原來這Yen tafo就是海外很有名的客家菜——釀豆腐。不過來到泰國的釀豆腐,泰國人覺得不夠味,就把豆腐乳加到湯哩,才會變成現在我們看到的粉紅色。後來,加進「粿條」,就變成現在吃的麵,不過因為很多人不知道Yen tafo係釀豆腐的關係,所以很多老闆就把最重要的豆腐拿掉,變成這意外「有名無實」的特殊客家菜。下一次,大家到泰國一定要記得試試看這特殊的客家風味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