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5 07:00 臺北時間

以愛與哲思構築一生懸命  《吳清友紀念展》49件作品映照文化藝術精神原點

mm-logo
時事
以愛與哲思構築一生懸命  《吳清友紀念展》49件作品映照文化藝術精神原點
《相遇.相知.相疼惜—吳清友先生紀念展》開幕,左起和碩聯合科技童子賢董事長、台灣好基金會柯文昌董事長、誠品吳旻潔董事長與國立台灣美術館陳貺怡館長出席記者會。台灣好基金會提供

由台灣好基金會主辦的《相遇.相知.相疼惜—吳清友先生紀念展》在台東池上穀倉藝術館開幕,展覽精選吳清友喜歡的49件作品,以「相遇.相知.相疼惜」為題,串聯他與藝術、與人、與土地之間的真摯情誼,讓觀眾進入吳清友熱愛台灣藝術及出版的溫厚生命畫卷。

生於台南將軍農家的吳清友,家中有9位兄弟姊妹,早年從事專業餐廚與旅館設備的銷售經營,卻在1989年近40歲時創立了誠品書店與誠品畫廊,以推動台灣文化出版與華人當代藝術為職志。

用愛化解苦難,一句話的力量

台灣好基金會董事長柯文昌分享了一個與吳清友相交相知的小故事,「當年我和吳清友讀佛法時,談到『四聖諦』所有的境遇都是『苦』,吳清友卻提出不一樣的看法,他認為用『愛』、『溫暖』就能化解所有的苦,吳清友就是這樣一個人,對人、對土地鄉村有深厚的愛與情感。」

國美館館長陳貺怡分享,誠品畫廊於2009年成為首間參展世界知名的巴賽爾國際藝術博覽會(Art Basel)的台灣畫廊,而戮力推動台灣文化志業的吳清友先生,也因此邂逅藝術、愛上藝術、贊助藝術,並且進而與藝術家為友。

《相遇‧相知‧相疼惜─吳清友先生紀念展》分為5個單元,分別為「愛與仁慈」、「生命的哲思」、「與藝術家為友」、「風景鄉情」,每件作品都有他與藝術家的故事以及他愛惜台灣的深情。

《相遇-相知·相疼惜一吳清友先生紀念展》整裡出吳清友喜歡的49件作品呈現他的人生追求。台灣好基金會提供、攝影羅正傑
《相遇-相知·相疼惜一吳清友先生紀念展》整裡出吳清友喜歡的49件作品呈現他的人生追求。台灣好基金會提供、攝影羅正傑

5面向瞭解吳清友一生追求

「愛與仁慈」單元揭示吳清友質樸的一面。他最早收藏可追溯至誠品畫廊成立前,在1980年為援救永安礦坑災變的義賣活動中,購入洪瑞麟兩張礦工畫作《耐勞》與《礦工的子弟》。吳清友曾言,藉著深思礦工的生存方式,在暗淡的色彩中感受他們堅韌的生命力,以自我惕勵。

這兩張作品一直掛在他的辦公室,體現他對基層勞動者的深切理解與尊重。此外,他送給女兒吳旻潔的黃本蕊作品《就叫”它”愛吧!》,以兔子「尼尼」為主角,展現一種私密而深刻的父愛。

洪瑞麟兩張礦工畫作《耐勞》與《礦工的子弟》與牛的雕塑,代表吳清友不忘早年農家生活與自我惕勵。台灣好基金會提供,攝影羅正傑
洪瑞麟兩張礦工畫作《耐勞》與《礦工的子弟》與牛的雕塑,代表吳清友不忘早年農家生活與自我惕勵。台灣好基金會提供,攝影羅正傑

「生命的哲思」單元回應吳清友中年後對生命孤獨感的探討與內在追尋,包括王攀元《殘燭》,在一片漆黑畫面右下角,出現了極為隱微的燭光,深刻表達藝術家在生命中的孤獨感,與吳清友的心靈有所共鳴。此外,蕭勤研究宇宙能量與循環規則的抽象作品《大火山》,顯示吳清友對東方美學與宇宙法則的濃厚興趣。

「與藝術家為友」單元呈現吳清友與藝術家間超越畫廊與藏家關係的深厚情誼。例如江賢二的《百年廟》,以及劉小東以女兒為題材的作品《精靈谷II》,展現藝術家對家人的愛,呼應吳清友的家庭觀。

「相遇、相知、相疼惜」與世界對話

「風景鄉情」集結了林克恭到葉子奇的不同世代藝術家對台灣山川風景的描寫,包括李澤藩《湖邊山秀》、李石樵的《大溪風光》等,展現吳清友對故鄉的深深依戀。

展覽最後停留在呂璞石的《海景》,呂璞石一生僅完成29件作品,每幅畫都歷經多年時間以淡彩慢慢堆疊,這幅《海景》也成為展覽的主視覺之一,象徵吳清友以「相遇、相知、相疼惜」作為與世界對話的態度。

展場一隅特別佈置如誠品書店般的角落,書櫃所陳列的書籍皆為吳清友先生生前所珍愛與推薦,如史懷哲的著作、以及他自己的傳記,配上吳清友最喜歡的胡德夫的音樂,讓觀眾透過閱讀與音樂,體驗吳清友以閱讀陪伴日常的精神世界,延續他對人文美學的堅持與實踐。

《相遇-相知·相疼惜一吳清友先生紀念展》即日起在池上穀倉藝術館展出。台灣好基金會提供
《相遇-相知·相疼惜一吳清友先生紀念展》即日起在池上穀倉藝術館展出。台灣好基金會提供

《相遇-相知·相疼惜一吳清友先生紀念展》

日期:2025/10/24(五)~2026/4/5(日) 時間:週三〜週日10:30~17:30 主辦:台灣好基金會 協辦:誠品畫廊 地點:池上谷倉藝術館(台東縣池上鄉中西三路6號) 電話:089-862-089 門票:全票50元/優惠票20元/池上在地鄉親出示證件免費


回到原文
更多鏡報報導
誠品創辦人「吳清友紀念展」池上開幕 吳旻潔解鎖亡父「真心話」當場淚崩
許不了《小丑與天鵝》40週年修復首映 女兒驚喜現身揭當年拍片現場「痛哭遺言」
張信哲出道36年首唱台語歌 「母親手上的皺紋」背後故事藏洋蔥
更新時間|2025.10.25 13:00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活動期間,動態雜誌免費線上閱讀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活動期間,動態雜誌免費線上閱讀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