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老店之一】日本首相也光顧的山形鄉村拉麵

mm-logo會員專區時事
田村夫婦二十出頭就攜手打拚,曾經有十年時間全年無休。
田村夫婦二十出頭就攜手打拚,曾經有十年時間全年無休。
まるひろ拉麵店老闆田村雅弘賣拉麵30多年,一開始乏人青睞,必須一碗碗外送,到成為當地知名餐廳,假日一位難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曾光顧。
他用狀似冰淇淋的味噌代替味噌湯底,還推出大胃王挑戰,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食客。小地方的拉麵店,從不起眼到名氣響亮,靠的是味道,也是拚命三郎的堅持。
已接近下午一點,我們還是在日本山形縣南陽市的まるひろ(Maruhiro)拉麵店外排隊等候了一會。
正納悶在不熱鬧的日本鄉村,這並非假日的中午,為何一家不起眼的小店還擠滿用餐人潮時,老闆田村雅弘大喊了聲「いらっしゃいませ(歡迎光臨)」,我們被引進屋內,脫鞋坐進榻榻米用餐區。
榻榻米另一頭的日本客人得知我們來自台灣,先是熱情表示他平時也擔任義消志工,知道台灣人在311地震時幫助日本很多,很喜歡台灣人,話鋒一轉又問:「你們怎麼會知道這家拉麵店在南陽很受歡迎?」
帶路的日本友人露出神祕笑容,「我們山形人幾乎每隔幾天就會吃一次拉麵,隸屬山形縣的南陽市自然有許多拉麵店,不過這家就連總理大臣也曾來過。」我抬頭一看,牆上果真掛著4年多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來店用餐後,和老闆田村雅弘夫婦合影的照片。
四年多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光顧まるひろ,與田村雅弘夫婦合影。
問起總理大臣為何會來?又喜歡吃什麼?老闆田村雅弘只是簡單回應:「安倍先生是由南陽地區的國會議員介紹而來,他來時和大家一樣坐榻榻米,也點了最普通的冷沾麵。」
聽得出來,田村雅弘並不習慣大肆宣傳,淡淡幾句就帶過大人物光顧的經過。因為,他很清楚,名人到訪只是一時,味道才是真正的靈魂。
田村雅弘賣拉麵36年了,「我從18歲就在南陽市的拉麵店當學徒,學和麵、揉麵,也學熬湯煮麵。」但20歲就結婚的他覺得老是吃人頭路不是辦法,便在22歲那年向銀行貸款2000萬日圓(約新台幣五百多萬元),買設備、租店面,開了一家小拉麵店。
為了做出特色,田村雅弘決定自己調整拉麵的配方,「拉麵好不好吃的關鍵在麵粉也在水,山形地區之所以拉麵有名,就是因為水源來自山麓間,水質較其他地方更好,但我不斷試了又試,才終於找到水與麵粉的最佳比例。」
田村雅弘會親自調理味噌,在味噌中加入碎肉末、洋蔥末、芹菜末等等。
比例細節自然是不能說的祕密,但他倒是大方透露湯頭的關鍵,「同樣是取水質好的水當底,再用雞骨、豬骨、洋蔥和豬肉在大鍋內熬上3小時,最後加入獨門的調味料才算完成。」
山形拉麵素以味噌口味為主,因此他也在味噌的研發下了不少功夫。「放入湯裡的味噌必須加入配料調味,我嘗試許多配料,後來發現味噌加了絞肉末、芹菜末、香菇末和碎洋蔥後,發酵2天,融合蔬菜甜味和味噌香味,此時的味噌才是最好吃的。」
同時,他也突發奇想,不把味噌直接拌進拉麵湯底中,而是用冰淇淋舀勺做出一坨坨的圓形「味噌冰淇淋」,放在拉麵上方,好讓客人邊吃邊拌,「這樣的味噌除了美觀,也可以讓客人先喝湯的原味,再依濃淡喜好,慢慢將味噌拌入湯裡。」
味噌拉麵和傳統將味噌融入湯底不同,而是以冰淇淋舀勺挖取置入,讓客人可以先喝原味,再慢慢依濃淡喜好調進湯中。(味噌拉麵750~850日圓/碗)
儘管如此,初出茅廬的年輕拉麵師傅開的小店還是乏人青睞,「剛開業前幾個月,根本沒有生意,我和太太都很苦惱,擔心貸款付不出來。
他只能把握每一次讓客人吃到他拉麵的機會,「只要有外送的單子,我都接,而且連一天都不敢休假。」他回憶起打拚的過程,「那時有三分之二以上業績是外送,我的店可以說是在一碗碗外送中活下來的。」
365天不休假的日子過了10年,他終於靠著味道和拚勁打出知名度。1989年,他差不多還完銀行貸款,也搬遷至空間較大的現址,漸漸成為南陽地區小有知名度的拉麵店。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