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年熱帶氣候的馬來西亞天氣驕陽如火,全宇生技董事長彭士豪熟門熟路、輕鬆穿梭一叢叢、一片綠油油的油棕田,隨興撿起地上的果實,手捏擠出一滴滴棕櫚油,「大壯牌複合肥讓它們長得漂亮高大,又有好體質…」越介紹越興奮,彷彿在跟烈日比賽熱情,讓我揣想著眼前這位從20多歲就在異鄉打拚的老闆。
場景換到實驗室,「你一定沒看過肥料是活的!」彭士豪把自家產品放在顯微鏡下顯影,只見一條條生命力旺盛,猶如蟲在游的微生物,「一般化學肥料是死的,顯影下只有結晶體,我的肥料裡含有內生真菌,能附在油棕的根系上,使樹根腐爛的病害真菌進不來,對人無害,另一方面,農民發現買我的肥料就能減少買農藥的錢,作物產量還比一般化學複合肥料多1~1.2倍,效益就高起來。」
農科顧問 定肥料法
皮膚白皙、外型高帥挺拔的彭士豪談起農業,眼睛炯炯有神,說起話就停不下來,他在1999年,於馬來西亞柔佛州創立全宇生技,成為專業微生物開發應用整合公司,主攻生物複合肥料研發、製造及銷售,以自有品牌「Real Strong大壯」銷往印尼、越南、菲律賓等國,應用於油棕、橡膠、水果、胡椒以及稻米種植,是馬來西亞「生物複合肥料」的龍頭廠商,在該領域中市占近八成。
彭士豪主導的全宇生技,手上握有400多種獨家益菌株,6年前獲得馬國總理納吉、科技部部長委任為大馬綠色農業科技顧問,幫忙制定肥料法,是馬國官方唯一的民營企業顧問,客戶囊括政府機關和大財團,甚至連先前傳要買「台北101」股權的馬國大型商業集團「IOI」旗下油棕業,都指定要用全宇的生物複合肥料。
分解廢料 循環利用
棕油產業為馬國經濟重要支柱,2016年棕油產品出口額約馬幣645億元(約新台幣3,539億元),為世界第2大棕油生產及出口國。
全宇生技前10大客戶、亞庇油棕集團的總經理哈芝奧斯曼說:「種植油棕最頭痛的土壤傳播疾病如靈芝病,每年造成超過馬幣15億元的損失,傳統化學和殺菌劑處理已不能有效預防,於是找上開發微生物生化複合肥專家全宇,果然成功幫助生長、提高產量與控制疾病。」
馬來西亞橡膠產業小園主發展局(RISDA)董事長扎赫迪也說:「全宇還用微生物分解油棕廢料,將其廢料添加好菌形成肥料再循環利用,取代原本的廢料燃燒,讓生態永續,使得RISDA得以在過去幾年陸續取得馬國油棕田永續經營的認證。」
今年43歲的彭士豪,台北市出生,父親彭聖青早年從新竹關西客家莊北上打拚創業,做過營造、木材等生意,1996年彭聖青赴馬來西亞設廠木材加工,單一供貨給中華紙漿,隔年彭士豪退伍加入,接著遇上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木材滯銷,後幾年每下愈況,遂將工廠收起來。「我從此次經驗學到,做生意不能將雞蛋放同一籃子,以及要做附加價值高的行業,才不會因景氣不佳、價格取向而被淘汰。」彭士豪說。
父親事業上遇到的挫折沒有嚇跑彭士豪,重新創業的念頭在他腦海裡不斷打轉。大學讀電機的他,認為台灣在外國人印象中有二個光環,一是電子科技,二是農業,但電子業汰換快。
「我發現馬來西亞10大首富中,超過3位是農業起家。」決定切入農業,農業中最需要的是肥料,又需不斷重複使用,也不必擔心過時,他翻遍台灣許多農學相關書籍,看到一本中研院院士楊秋忠出版的《土壤與肥料》,「書裡闡述微生物的神奇應用,但我調查市售肥料版圖,都是三大類:化學、有機、微生物各自為政,我想打破行規,試著將3種混在一起。」
他原想在被大集團霸占的肥料業中殺出血路,彭士豪說:「做了之後才知道那麼難!」研究後發現,全球拿微生物做肥料的很少,光是把微生物放進化學肥料中,微生物就很難存活,而且菌種複製量化不容易、要取得低成本原料也不容易。
「起初回台灣找懂微生物的專家,想直接請他們做出微生物的液態或粉態狀,再賣給馬國的政府和農民,結果產品既不是肥料又非營養品,農民不會用,根本賣不出去,這才想到乾脆再往下游去,跟肥料結合,就像優酪乳是以牛奶為原料,加進乳酸菌,還能賣得比牛奶貴。」
於是彭士豪先從低階的複合肥著手研發,「用化學劑量較低的化學肥混合微生物,才不會因濃度高,微生物一放進去就死,力求先存活下來,之後再慢慢去找其他生命力較強的菌種,互相搭配實驗。」
總理下鄉 備禮自薦
研究成功後,彭士豪發現通路也是難題,急於找政府農業單位尋求認證,被大馬油棕局研究官員Haji Tamizi當場洗臉:「你幾歲?」「台灣有產油棕嗎?」「我種油棕的經驗比你年紀大,你憑什麼跟我說怎麼種油棕比較好?」講不到10分鐘,見對方興趣缺缺,彭士豪只能摸摸鼻子離開。
陪著彭士豪南征北討的營銷總監鄭德祥回憶:「工廠2001年蓋好,前5年很苦,投資像無底洞,油棕需要5年觀察期,於是先從短收期30至60天的蔬菜、水果給農民試,一家一家跑,還被農民放狗咬,有時為了省出差費,還與老闆從早上7點開車到凌晨2點,全馬跑透透;跟油棕財團談case,為了體面,約在五星級飯店門口等,其實我們是住在幾條街後的旅社。」
為了推廣自家產品,善於推銷的彭士豪打聽到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蒂一次下鄉時間,「我自己開車14小時,從南馬跑到北馬,借了一套傳統馬來服裝,還特別請朋友從台灣帶鳳梨釋迦、黑金剛蓮霧,事先放在他(馬哈蒂)的餐桌上,當他坐下時,問祕書說這是誰送的?」
彭士豪立刻衝上前說:「總理您好,眼前的黑金剛2粒可以賣新台幣950元,在台灣種這種水果的人都開賓士,但馬國農民卻苦哈哈地騎機車,Tony覺得若能用農業科技精進品質,讓產量增加,農民就能賺更多錢。」馬哈蒂不加思索地回說:「Tony是誰?」彭士豪說:「Tony就是我!」
建立口碑 受封拿督
「就這樣,馬哈蒂就認識我。」彭士豪露出自信的笑容。「我也陸續認識政府農業高層,後來政府給我們100英畝地,讓我們田間試驗,有趣的是,因為效果不錯,全宇口碑打開,連幾年前趕我出去的Haji Tamizi,都在報紙上讚揚我的微生物複合肥技術,心裡很安慰,想著,我終於撐過來了。」
2009年,彭士豪因協助馬來西亞農業升級,熱心解決各處農商技術問題,受封為「拿督」,是當時台灣人在馬來西亞受封中最年輕的一位。
培植菌液 技術先進
同年,他找來曾在聯合國農糧署工作過的埃及裔微生物量化專家,2010年成功用短時間、低成本培植出高濃度菌液,降低5~8成的成本。
為了讓肥料中的微生物不被慣用的高溫技術殺死,2013年,全宇設計出低溫融解肥料技術,可以讓怕高溫的微生物存活,隔年營收從新台幣18億元成長到22億元,吸引台灣的第一創投、工研院創新工業技術移轉公司等入股共8%。
今年5月,彭士豪領著全宇科技回台,舉辦上市前業績發表會,馬來西亞的農業部副部長,以及許多客戶都千里迢迢到場祝賀,足見彭士豪的好人緣。
當年抱著《土壤與肥料》自學的彭士豪,連作者楊秋忠都誇讚他:「全宇走在世界前端,是生命科學中屬於新科技的應用,不單有『菌抗菌』技術,尤其還成功研究出『病毒抗菌』,先進的技術,連台灣都沒有!」
一個台灣小子,從不會到會,用熱情和技術,征服了馬來西亞人的心,在他臉上,彷彿寫著「只要努力,沒有什麼不可能!」
彭士豪小檔案
- 出生 1974年(43歲)
- 家庭 已婚,育有1男2女
- 現職 全宇生技董事長
- 經歷 木材業執行長、馬來西亞科技部綠色農業科技顧問、馬來西亞工藝大學生技顧問
- 學歷 中華科技大學電機系、美國夏威夷檀香山大學工商管理碩士、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生物博士候選人
- 休閒 除了工作還是工作
- 座右銘 誠以待人
- 經營理念 大象精神(Team work,Intelligent, Harmo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