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編自韓國實尾島真實事件的《實尾島風雲》於2003年上映,電影描述實尾島684部隊嚴酷的訓練過程以及壯烈犧牲的慘況,是韓國影史上首部突破千萬觀影人次的作品,韓國政府更在電影上映後所掀起的輿論下,首度公開承認這段殘無人道的歷史。而同年改編自真實事件「華城連續殺人案件」的《殺人回憶》也在東京影展大放異彩,奪下「最佳亞洲電影獎」,導演奉俊昊以此一舉樹立在電影界的指標性地位。
根據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KOFIC)的研究報告指出,在2000年至2002年製作的韓國電影中,以真實故事為基礎的作品一年平均不到5部,隨著《實尾島風雲》及《殺人回憶》所獲得的巨大成功,改編自真人真事的電影如雨後春筍般蓬勃新生,於2004年一口氣成長至13部,產量更在2011年達到最高峰,年產量40部占年度總發行量22%。
透過電影的想像力、真實與虛構交錯的情節,真人真事題材電影不僅更容易引起觀眾的興趣,獲得共鳴,且屢創票房佳績,更重新喚起大眾對原本事件的關注。
然而以真人真事為題材的電影在實現社會正義之餘,也產生諸多侵權爭議。雖然憲法保障藝術自由、表現自由,以及人民知的權利,但從真人真事延伸的電影在描繪相關人物時,仍難免引發人格權、隱私權、被遺忘權等基本權衝突,對此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也提出解套方案。
近期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劇情,令人不禁聯想起鄭捷無差別殺人事件、內湖小燈泡命案等真實社會案件,喚醒大眾深思「我們與惡的距離有多近」。在以真人真事為基礎創作的影視作品漸漸風行的台灣,改編技術相對成熟的韓國,已借助住過去的經驗歸納出一套準則,以及製作過程前後的預防、解決侵權爭議方案,值得參考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