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1 07:28 臺北時間

【全文】IFRS 17風暴惠譽穆迪示警 台壽險業烏雲罩頂

mm-logo
財經理財
被稱為保險業魔王的國際會計準則IFRS 17將上路,主管機關不敢輕忽緊盯,台灣壽險業者面臨增資逾兆的壓力。
被稱為保險業魔王的國際會計準則IFRS 17將上路,主管機關不敢輕忽緊盯,台灣壽險業者面臨增資逾兆的壓力。
台灣壽險公司去年出現2309億元的匯兌損失,影響淨值與獲利,雪上加霜的是,國際會計準則IFRS 17預計2022年上路,台灣最快2024年接軌,這個新制要求過去用高利率吸收的虧損保單,必須呈現在財報上。
國際2大信評機構因此對台灣的壽險業公開示警,評定台灣壽險業是全球第4、亞洲第1高風險國家;一家大型金控公司內部的研究報告甚至認為,依IFRS 17標準台灣壽險業須要增資的金額超過1兆元,才能填補越滾越大的財務黑洞。

小辭典:國際會計準則IFRS 17

依照IFRS 17規定,保險公司必須檢視所有保險合約賺賠,賠錢的保單要立刻列入虧損,賺錢的保單則在保險期間內,逐期隨服務提供認列。由於過去台灣大量銷售高利率保單目前虧損,依IFRS 17標準,這些過去銷售的賠錢保單,「損失要馬上認列」,並提足準備金或增資。

根據保發中心資料,IFRS 17將造成南韓壽險公司增資42兆韓元(約新台幣1.13兆元),且有9間公司恐面臨鉅額增資或被接管。由於衝擊非常巨大,金融業把2022年上路的IFRS 17視為魔王級的會計準則,台灣已經決定2024年再與國際接軌。保發中心董事長桂先農就曾說,台灣也可能面臨同樣壓力,國內壽險業者需要提早準備。

「幸好我已經幫客戶把國泰金的股票賣掉一半,但還是賣太少了!」負責代操的林先生向本刊透露,過去他的客戶看壽險金控配息很穩定,所以買了千張的國泰金,未料看似穩定的投資竟然慘賠。
國泰人壽5月表現亮眼,稅後盈餘上衝到86.1億元,拿下單月獲利王與累積獲利冠軍。

財務缺口 攤在陽光下

國泰金的股價走弱非個股問題,反應的其實是台灣整體壽險業難解的沉痾-賣高利率吸金保單造成的財務黑洞;尤其預估2022年上路的國際會計準則IFRS 17,更讓保險業者的財務缺口被迫攤在陽光下,面臨極大增資與財務減損壓力。
被稱為保險業魔王的國際會計準則IFRS 17,主要內容在準備金的計提上,包括保單負債改用公允價格表達,而且要改以現時履約模型(Current Fulfillment Model),即使台灣延後2年、最快2024年導入,預計將對保險公司產生巨大衝擊。
壽險龍頭國泰人壽在IFRS 17上路後,也面臨大幅增資的壓力。
不僅業者頭痛,主管機關也未雨綢繆動作頻頻。5月24日,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在交通部國際會議中心演講時語重心長地說:「2016年從律師轉戰政治圈以後換了3個職位,覺得還是當立委最好,因為金管會主委在財務面必須理解與掌握,要求壽險業不能賣虧損保單。」
顧立雄承受得罪人的壓力、拉下臉監管壽險業者,因為不能賣虧損保單,意謂壽險業者不能再用高利率吸金,壽險公司的收入勢必少掉一大塊。其實在宣示禁賣虧損保單的前2天,顧立雄才大動作找了包括富邦人壽董事長蔡明興、國泰人壽董事長黃調貴以及新光人壽副董事長李紀珠等22家壽險業負責人,要求業者調整商品結構以及辦理現增強化資本結構。
顧立雄大動作找了22家壽險業負責人,要求業者調整商品結構以及辦理現增強化資本結構。

淨值下降 高風險國家

即便如此,全球三大信用評等公司之一的惠譽(Fitch),在6月6日出具最新的報告,還是點名台灣壽險業的獲利以及資本結構仍容易受到匯率震盪走勢影響,金管會研議限制壽險業的財務槓桿比重,並且為了因應與國際會計準則IFRS 17接軌,要求業者得加緊補足資本。
實際上,台灣壽險業的財務槓桿比重高達50倍,遠高於銀行業的12倍,惠譽的報告白話來說,就是金融市場(如匯率)一旦發生大規模的震盪,台灣壽險公司微薄的淨值將很難通過考驗。舉例來說,去年台灣壽險業的匯兌損失高達2300億元,就導致壽險公司的淨值下降到亮起紅燈。
另一家信評公司穆迪(Moody's)則是將台灣壽險業列為亞洲最危險、全球第四高的風險國家,穆迪認為台灣保險的平均保證利率比市場利率高,這會使負債風險提高;也就是說,全球3大信用評等公司當中,有2家信評公司已經對台灣壽險業提出警告。
不只國際信用評等公司,花旗銀行的研究報告也認為,壽險龍頭國泰人壽在IFRS 17上路後,資金缺口高達1670億元,富邦人壽也多達880億元,台灣人壽則是230億元,因為IFRS 17要求保險公司必須為過去賣的高利率保單提足準備金。
本刊獨家取得的某金控內部研究報告更是驚人,台灣壽險業因應IFRS 17所需增資的金額超過1兆元,其中,國泰人壽需要增資的金額高達2600億元,富邦人壽和南山人壽分別多達1818億元和1846億元,新光人壽需要增資1100億元,中國人壽(中壽)和台灣人壽則需增資735億元和752億元。

瘋狂吸金 盼解利差損

知情人士透露,中壽去年底時,還對外宣布明年將併入開發金控,由於IFRS 17不確定性太大,導致中壽的股價從33.1元大跌至22.75元,併購計畫先暫停;新光金大股東洪文棟家族力挺新光金以及台新金的合併案,關鍵也是因應IFRS 17所需的大額現金增資。
「台灣過去賣太多高利率的保單了,像國泰人壽1962年就開始賣保單,當時利率都是10%以上,2002年以前也都還有5%,壽險公司吸收大量5%以上的資金以後,投資在現在的公債報酬率卻只有2%到3%,也就是所謂的利差損,老壽險公司問題當然最嚴重,因為他們高利率的老保單非常多。」金控高層說。
面對外界的疑慮,蔡明興解釋:「富邦人壽因為4%以上利率的保單比較少,需要調整的比較少,因為我們比較新!」不過,一名金融業主管說,富邦合併的安泰人壽在1987年就已經成立,而且規模很大,所以資金缺口也相當可觀。
蔡明興解釋:「富邦人壽因為4%以上利率的保單比較少,需要調整的比較少,因為我們比較新!」
「壽險就像第2個年金一樣,遲早會有人破產!」一名金融業負責人憂心忡忡地說,壽險業長期存在利差損的問題,2002年以後為解決利差損,壽險公司進一步瘋狂吸金,資產規模從3.5兆增加到27.5兆,等於膨脹了6.85倍,現在這些利差需要填補的準備金就變成天文數字。

辦理增資 停賣虧損單

根據壽險公司的年報統計顯示,國泰人壽近5年的負債保單成本介於4.03%至4.54%,避險前經常性收益率卻只有3.17%至3.5%,新光人壽負債成本4.08%至4.76%,收益率也只有3.69%至4.11%,「表示這些老牌的壽險公司每年賺的錢,不夠賠付給民眾。」金控主管說。
一旦台灣和國際會計準則IFRS 17接軌,台灣壽險公司的財務黑洞就會攤在陽光下,金管會為解決問題,一方面要求壽險公司停賣虧損保單,同時間也要求業者辦理現金增資,強化財務體質。
「顧立雄現在一個頭兩個大,直接和國際接軌會讓一堆壽險公司掛掉,不和國際接軌也是死,因為只要再發生一次金融風暴,就會有壽險公司出現破產的問題,所以接軌時間只能延後,不可能不接軌。」金融業高層說,以韓國為例,隸屬三星集團的三星人壽是韓國最大的壽險公司,當韓國政府開始規劃接軌IFRS 17的計畫時,三星人壽股價竟從136500韓元大跌到80500韓元,第二大的韓華人壽更從7980韓元腰斬到3200韓元。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防範未然,要求壽險業不能賣虧損保單和增資。
在穆迪的報告中,韓國壽險業的風險還比台灣輕一級,韓國和台灣的壽險市場規模接近,韓國估計IFRS 17接軌後,整體壽險公司負債準備金就要42兆韓元(約新台幣1.13兆元),「韓國就要逾兆,台灣壽險公司估計只增資一兆元是不是太保守?」金控高層嚴肅地說。

股利稀釋 外資狂出脫

再以富邦人壽2015年投資的荷蘭壽險公司Delta Lloyd,由於荷蘭政府去年開始實施類似IFRS 17的新會計標準(Solvency 2),Delta Lloyd股價提早反應,從高點17歐元崩跌到2.85歐元,富邦2017年也被迫慘賠30億元停損出場。
荷蘭Delta Lloyd保險公司股價從17歐元崩跌到2.85歐元,富邦也被迫慘賠30億元停損出場。(翻攝維基百科)
法人分析:「新會計標準要求體質不佳的壽險公司大幅增資,資本額大幅增加的後遺症是每股獲利嚴重稀釋,資本投入效益太低,知情的投資人不願意參加增資大舉拋售持股,Delta Lloyd股價就崩跌了。」台灣有壽險的金控今年以來也開始出現類似韓國及荷蘭的現象,根據統計,外資半年來賣超國泰金高達269億元、富邦金157億元、新光金89億元,如果再加上賣超中壽的45億元,外資今年賣超壽險金控就超過500億元,國泰金等公司股價也因此不斷探底。
新光人壽副總經理吳欣盈出席合辦的黑客松活動,其實新壽也必須面對相當大的增資壓力。
「外資知道壽險公司未來5年不但配不出股息回饋股東,還要拿錢出來幫忙增資度過難關,當然不願意,能跑的就趕快逃命。」知情人士說。
根據金管會統計,今年國泰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中國人壽以及台灣人壽等5家壽險公司預計辦理現金增資逾千億元,知情人士透露,部分主辦現金增資的券商為了避免虧損,已經表明不願意負責包銷的態度,即便如此,為因應IFRS 17接軌,明年這些壽險公司可能還是要啟動第二波增資。
中壽去年底對外宣布明年將併入開發金控,但日前宣布併購計畫先暫停。

分段實施 可減緩衝擊

對於信評機構等外界的質疑,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倒是信心滿滿地說:「他們也不懂啦!」「IFRS 17在接軌日一次提列準備金,衝擊當然很大,台灣資本市場根本籌不到那麼多錢,政府也不是笨蛋,不會用這個方式打死整個產業發展,而是會分階段實施讓衝擊減緩。」
儘管上週國泰金股東會已經通過500億元的現金增案,但國壽執行副總經理林昭廷表示,實際現增的金額不會到500億元,IFRS 17的缺口也遠低於花旗估計的1670億元,但國泰究竟要現增多少錢才夠?林昭廷不願回答。
但其他壽險業者不像國壽有富爸爸撐腰,金控報告就點名新光人壽、三商美邦人壽和南山人壽及全球人壽,分別因大股東無足夠財力增資或未上市等因素,增資壓力特別巨大。看來顧立雄除了緊盯壽險業的財務狀況和增資進度外,也只能請上天保佑金融風暴別再出現了。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0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