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以美劇《紙牌屋》《白宮風雲》為例,也許觀眾對劇中政治生態和法案不盡然了解,但仍會為情節緊張、為主角遭遇憂心。對此《國際橋牌社》也在故事上多所著墨,「吸引觀眾投入,感受大時代下小人物的掙扎與抉擇。」
《國際橋牌社》另一看點是盡可能重回劇中影射事件的現場,藉此增加真實感。例如,總統就職記者會的場景,就爭取到總統府介壽館首次外借劇組12小時;而立委打巴掌、互毆的戲碼,也借用立法院會議室實景拍攝,原型則來自1993年時任立委韓國瑜掀桌甩陳水扁巴掌、引發立委打群架的新聞。
因時代變遷,還原歷史現場得搭配特效處理道路、建築、景觀等,有時礙於費用只好妥協。但汪怡昕強調,仍煞費苦心在場面上增強可看度,「像總統宣誓就職,我們就借了加長型凱迪拉克、復古哈雷摩托車車隊護送總統,8輛車一天租金就50萬元,其中一輛是宋楚瑜擔任省主席時期的同款凱迪拉克,已無掛牌行駛,需以卡車運到現場才能使用。」
然而有一段在李登輝時代,一群記者在總統府走道堵麥克風搶訪總統的戲,被指是一大瑕疵,完全不符當年總統府採訪規定。汪怡昕解釋:「那場戲是刻意營造張力,讓主角之一的政治線記者林逸君問總統『身為台灣人,你有能力治理台灣嗎?』帶出戲的主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