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導俱佳陳哲藝
- 1984年4月18日出生於新加坡
- 學歷:英國國家電影電視學院碩士
- 代表作:
- 2019年 《熱帶雨》入圍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導演、原著劇本;獲平遙國際電影節費穆榮譽最佳影片
- 2013年 《爸媽不在家》獲坎城影展金攝影機獎;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新導演、原著劇本
- 2007年 《阿嬤》獲坎城影展電影基石和短片單元最佳短片特別提及獎
演技精湛楊雁雁
- 1977年2月20日出生於馬來西亞柔佛新山
- 學歷:新山寬柔中學畢業
- 代表作:
- 2019年 《熱帶雨》獲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 2013年 《爸媽不在家》獲俄羅斯海參崴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金馬獎最佳女配角及亞太影展最佳女配角
2013年,未滿30歲的陳哲藝以《爸媽不在家》先獲坎城金攝影機獎,接著橫掃金馬最佳劇情片、新導演、女配角與原著劇本四座大獎。初試啼聲即受國際矚目的他,2年間邀約不斷,搭機四處宣傳的尾聲,「不知為何有個將步入40的女人身影跑進腦海,她碰到生活、家庭、事業、婚姻的挑戰,思考該如何跨越…。」《熱帶雨》由此醞釀而生。
「很多時候不是我選擇題材,而是題材選我。」陳哲藝的2部電影都與個人經驗相關,《爸媽不在家》有童年與菲傭間的情感,《熱帶雨》則源自他與妻子求子就醫的過程,再將妻子的辛苦,反芻幻化出《熱帶雨》裡楊雁雁飾演的阿玲。
「我通常從人物開始,劇本寫著寫著,人物會帶我走。」《熱帶雨》故事從久婚不孕的阿玲出發,她來自馬來西亞,是新加坡中學裡不受重視的中文老師,家裡有中風、半身癱瘓的公公,直到遇見學生偉倫,才點燃周遭的生氣。全片角色設定、相互關係,陳哲藝均反覆推敲,順著人物背景、性格發展劇情。
《熱帶雨》劇本足足花3年完成,但陳哲藝多半是在思考摸索,沉浸在人物的世界。「沒有理清楚的事情或人物,我不可能拍。不只主角阿玲,我對所有角色的過去、現在、原動力來自哪,都非常了解。」
陳哲藝從日常生活細膩的觀察習慣,描繪人物、設計情境,劇本寫完,再考察佐證細節。
陳哲藝從日常生活細膩的觀察習慣,描繪人物、設計情境,劇本寫完,再考察佐證細節。先寫中風老人,再與醫護人員討論「是左腦或右腦中風?因為影響到身體動作。病人能不能說話?可自行進食或需要餵食?」
選角部分,陳哲藝與《爸媽不在家》選角指導就男學生角色進行8、9個月的海選,看了數百人都不盡理想。後來他無意間在電視校園劇的IG看到一個穿校服男孩的照片,覺得很適合,請工作人員接觸後,才發現是《爸媽不在家》的許家樂,長大轉型,連陳哲藝都認不得。
陳哲藝坦言,「《爸媽不在家》楊雁雁與許家樂的母子形象深植不少觀眾心中,如果《熱帶雨》他們演師生、又有親密戲,我也有些彆扭。所以當初選許家樂,就排除楊雁雁。但阿玲這個角色在星馬一帶始終沒找到,後來才打電話給楊雁雁。我還直白的說,『妳真的不適合,但妳可以證明給我看,妳可以演這個角色。』」
楊雁雁放話,「你愈覺得我不能,我愈要做,演戲我很有信心,不如先做造型, 再來試戲。」
「我和雁雁從2006年拍短片《阿嬤》開始認識,無論她的外型、性格、氣質,都看不到阿玲的影子。」但楊雁雁放話,「你愈覺得我不能,我愈要做。演戲我很有信心,不如先做造型,再來試戲。」從髮型、服裝、妝容一再修正,阿玲在楊雁雁身上也由外而內愈益明顯。
楊雁雁除了試造型、減重5公斤,還配合角色需要,學習在肚皮上打排卵針。為求戲劇效果,針筒比一般大兩號,而且得真打。她說,「第一天超難下手,但電影裡的阿玲自行注射這麼多年,完全是慣性動作。我就每天練習,出門都帶生理食鹽水、針管、 酒精棉片,大概打了1個月,就進入拍攝。」
儘管楊雁雁曾以《爸媽不在家》獲金馬獎最佳女配角,但到了《熱帶雨》,陳哲藝要求更高,有一場戲拍了33次,創兩人拍片最多NG紀錄。陳哲藝解釋,「《熱帶雨》更細緻與克制,表演多了,戲就跳走,少了又沒情緒。唯一的辦法是一個鏡頭拍很多次,從中調整。」楊雁雁也表示,「這麼多次NG,我最大的突破是學會如何當下原諒自己,重新出發,不受影響。」
《熱帶雨》預算約新台幣4,500萬元,資金包括新加坡政府輔導金與英國、中國大陸公司投資,並獲北市影委會450萬元補助。因影片有大量下雨的戲,錄音與音效格外重要,所以陳哲藝先選定與郭禮杞的台灣錄音團隊合作,後來得知北市影委會推出「臺北市國際影視攝製投資計畫」,才提出申請。他稱讚台灣團隊,第一很熱情、第二很專業、第三真的很愛電影。
片中各式雨景反映心境,也最花功夫。因雨景特效成果不佳,陳哲藝選擇實拍,不停與美術組開會、每場戲都先實測。「拍雨戲,一是光的問題。戶外拍一定要在清晨、像陰天的時候,太陽升起有影子就會穿幫,能拍的時間不到一小時。第二是下雨就會颳風,沒風配合的雨很假。」
片中一場暴雨戲,出動3、4位工作人員拉綁在大樹上的魚線,「我很機車,樹葉要一起飄,不能左邊動、右邊不動。」由於下雨戲占8成,約30%的預算都花在人造雨,陳哲藝也特別感謝劇組「呼風喚雨」的完成度。
近年新加坡新銳電影導演巫俊峰的《徒刑》、陳敬音的《親愛的大笨象》、楊修華的《幻土》等都在國際影展表現出色,陳哲藝也以這波新加坡電影新浪潮為傲。他分析,新加坡是多元種族社會,綜合式文化下,即使拍華語片也有別中港台電影,它就是南洋電影、星馬電影,有更多可能性。
另方面陳哲藝也憂心,「新加坡電影年產量不到十部,雖有政府資助,但電影文化產業不是靠幾個導演、製片、演員,它需要全國人民支撐。如果有一天新加坡沒有自己的電影,觀眾仍會去電影院看好萊塢片,但我們就不會有自己的故事,不會有自己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