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學S01E07】高流動都市犯罪率更高?三種環境影響說的理論譜系
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聽由「鏡好聽」製作播出的犯罪心理學大解析,我是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系教授戴伸峰,很高興在這個平台上與各位聽眾朋友們聊犯罪、談心理,解析犯罪心理學。
各位聽眾朋友,我們犯罪心理學其實已經進入到很後期的階段了,前面第五、六集,我們引用犯罪心理學者Moffitt所做的經典研究,提到青少期年限定的犯罪現象跟生涯型的犯罪現象,這種從內而發出的犯罪現象,成為日後犯罪心理學者件理學理的立論基礎。
如果一個人住在荒山野嶺裡面,周遭一個人都沒有,他現在就算全身脫光光,也沒有什麼妨害風化或其他疑慮(反正沒有人看到嘛),所以犯罪另外一個很重要的議題是,必須要有一個合適的環境所引發。俗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很清楚地告訴我們一件事情:其實人類的行為是會被環境所影響而發生改變的。所以我們從第七集開始,要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探討犯罪囉,這個探討犯罪的角度,是討論犯罪到底是不是環境所造成的呢?我們將要從犯罪社會學的觀點切入。
後天失調? 犯罪社會學的「環境影響說」
什麼叫犯罪社會學呢?所謂「犯罪社會學」,是強調人在出生當下是潔白無瑕的,(剛出生的小嬰兒哪有什麼犯罪性可言)所以人為什麼會犯罪?一定是受到後天環境所帶來的影響,也就是在後天環境可能有一些不好的因子,比方說家庭功能失衡、學校教育失常、社會經濟長久不景氣、交到壞朋友……這些環境問題的影響。
這樣「環境影響」的論點,犯罪學也借用相當多社會學中的理論來進行說明,經過犯罪學家跟社會學家的通力合作,犯罪社會學漸漸形成三套非常有條理而且清晰、可以弄懂的理論譜系,接下來我們就要跟聽眾朋友從這三套的理論譜系中予以剖析,一項一項地跟聽眾朋友說明。
首先要提到「緊張理論」,什麼叫做「緊張理論」呢?「緊張理論」裡提出,人較屬於對犯罪沒有什麼立場或想法的,但是因為住的環境問題,帶來犯罪親近的可能性。「緊張理論」一直以來都算是社會學家的御用理論,其中在犯罪學領域借用最多的就是人口移動的觀點。
何謂人口移動的觀點呢?
思考一下,您左鄰右舍的鄰里關係彼此間到底常不常互動?我相信很多聽眾朋友應該多住在臺北或其他都會區。住在臺北或都會區的人,其實很少人會認識鄰居或打招呼,大家一早就出門上班、上學,晚上才回來,見了面你也不知道他是哪一層樓的,甚至房客來來去去也不知道隔壁住了誰。問題來了,當這種高度人口移動現象出現的時候,就會出現一種欠缺社會監督性的狀況。
舉個例子來說,正因為你不知道自己隔壁住了誰,所以假定來了一個非住戶,其實你也不知道他是不是住戶,就會欠缺戒心,所以在現代這種人口高度移動的居住環境下,原先社會監視連結的功能就降低了。因此其實我們的社會人際關係,不管鄰里關係也好或是周邊的親戚關係也罷,這些都是治安上非常重要的協助因子。
在早期的農業社會,或像我現在住的嘉義,我們那個社區只有13戶,每一戶都知道彼此長相,親友大概是哪些人,所以如果今天突然有一個陌生人進到社區,大家就會非常地警覺,然後會主動關心盤問:「先生,請問您來找哪一戶哪一號?有什麼是我們可以協助你的?」如果今天真的是一個有心分子,他想進來偷東西,或想對社區居民不利時,他也會覺得這個社區好像彼此之間感情很好、彼此連結很強,怕自己已經被認出來,容易行蹤敗露。
若犯罪被破獲的風險一定會增加,自然就會讓犯罪人降低犯罪的意念跟慾望,打消犯罪的意圖。這是非常重要的社會保護功能,但是在人口高度移動的環境中,這個功能常常受到破壞。舉例來說,大學周邊四年學生就要換一整輪,所以在大學周邊出租房子的房東都覺得很麻煩、很困擾,四年就要換一個房客,不知道下一個房客的品質好還是不好。不管是大學周邊、商圈周邊還是新興商業區,就會出現這種人口高度流動的現象。再如臺北的信義計畫區,白天可能有很多人逛百貨公司、上班,到了深夜,卻像空城一樣空無一人(因為裡面沒法住,你不可能住在101裡面)。這個情況下,整個夜晚,信義計畫區如果這時沒有足夠的物理輔助器材,很可能就會陷入欠缺社會連結監視的狀態,讓犯罪有乘之機。
緊張理論:人口高度移動都市為何犯罪率高?
其實正因為「緊張理論」,而帶來非常多的為了穩定社會所因應而生的地理環境設計,例如近期越來越多社區設計或是一些新建案,除了標榜對耐震係數的高度要求外,也會強調高度安全隱密或是具備中央管理系統的特色。比方說,大樓有管理員會對進出住戶或是他的親友進行篩檢或是身分登記等等,這些功能都會大幅地提高監視的安全性,是非常好的設計。
除了環境誘發犯罪可能,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思考,有些犯罪需要在特定環境中才能夠發生。舉例來說,像經濟犯罪裡的搶奪事件。財產犯罪裡的搶奪事件,除了搶的人以及搶的工具之外,最常見的就是被害者錢財露白的現象。您知道搶案發生的高峰、高危時間點跟地點大概在哪裡嗎?比起許多人會認為大馬路旁最常見(車子搶了就跑當然最好),事實上,其實分析警方的熱點圖,會發現很多搶案其實會發生在相對僻靜的巷子裡。這就很奇怪啦,巷子那麼小不是不好逃嗎?
其實從另一個邏輯來說,對於搶匪當然不好逃走,但也因此人走在巷子裡面就比較容易放鬆戒心,不像在大馬路旁邊那麼緊張。另外又因臺灣巷子的設計不良,停在路肩的車輛停車或停車格規劃不週,往往讓行人覺得非常不友善,常須走到路的正中間,這反而成為搶嫌很好的入手目標,隨手一勾就把你的包包給勾走了。這樣的現象就發現,不同犯罪也需要搭配不同的地理環境比較好下手。
再舉個例子來說,像我所住的嘉義社區,地點常被認為在風水上不好,是被稱作無尾巷(註:巷子底部沒有通出去)的巷底戶,很多人認為在風水上極端不好,但在治安的防守上,巷尾戶其實是相對來說安全一點。舉凡偷竊的竊盜犯他必須先走過巷口,經過整個巷子進來,必須要經過至少8支監視器的監視。如果他偷了我家的電視,他更必須要把電視搬出去並走過整個巷子,重新被8台監視器監視他搬了一台電視出去,那風險實在太高了。所以其實巷底戶相對來講,的確會增加竊盜犯被找到或被記錄到的風險,在某種程度上安全性相對提升,對於偷竊遭殃這種情形來講機率較低(這裡講的是相對)。
一般來說,偷竊的竊盜犯他需要的是等待機會,觀察這些家戶平常的生活習慣,所以他通常需要一個隱密的、可以等待觀察的地方,或者是他的侵入跟移動路線要能輕易地離開這個竊盜現場。所以對這些竊盜的當事人而言,他需要的反而是一個等待的機會。綜上所述,不一樣的環境會激發不一樣的犯罪行為,這個跟「緊張理論」以及「物理空間」所帶來的犯罪激發都有異曲同工之妙。
次文化理論:主流思潮,如何決定何謂「犯罪」?
介紹了「緊張理論」之後,接下來要談到的是第二套論點,第二套論點稱為「次文化理論」。「次文化理論」其實有各種不同的解釋方法,它是非常偏向犯罪學的說法。
什麼叫做「次文化」呢?講到「次」這個字,相對就會有「主流文化」。各位,我們回到台灣社會來看,很多網友們只要經歷到社會重大事件或者與自身的法律權益有關的案件,最喜歡用來批評的話就是:
「臺灣的法律都是保護壞人,臺灣的法律沒有在保護好人的啦!」
很多人都可能有這樣的說法,這裡真的要很清楚地告訴各位,這是錯誤的喔。其實不是保護壞人更不是保護好人,臺灣的法律根本不是從保護人的觀點出發的,不是站在保護人的立場建構而成。法律反映的是什麼呢?法律反映的是這一組掌控權力的多數人,例如執政黨或政府組成成員,它對於社會行為的看法與規範。
舉個例子來說,我們前陣子曾經通過的748號解釋文,法賦予多元性向的法律地位。臺灣長期在早期的執政黨執政下,這部分的權益在當時那個年代並沒有進入執政黨的想法裡,所以一直沒有給予其法律上面合法的定位,直到現在透過目前執政黨的人權及法律觀點,這些朋友的法律權益才首次獲得了保障。
因此,與其說法律是在保護人,不如說是在維持著社會的運作,而這個社會運作是由權力掌控者或是主流的文化思潮來進行控管。這樣說來,好像讓人覺得這是一個很具有階級性的制度。的確也是如此,我們必須要探討/面對一件事情,就是隨著不一樣的時代流向演進、隨著社會大眾心中對於犯罪主流思想的變化,犯罪或刑罰也漸漸發生了改變。
臺灣近期以來持續探討的廢死議題,我相信也是如此。如果早個四、五十年,根本沒有廢不廢死的想法,當時的年代仍然站在「應報式正義」的觀點,也就是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這種觀點。「若你把人家的生命了結了,那我就了結你的生命」,這種一命抵一命的觀點,一直以來在我們心中,有著不可抹滅的地位,但隨著修復式司法、修復式正義的觀點漸漸地落實人心,以及人權觀念漸漸萌芽;又或者另一種情況,是法律的確有其力有未逮之處,並造成冤案、假案、錯案等等,如果因為法律這些本身的瑕疵竟然剝奪了人的一條性命(如臺灣發生過的著名的江國慶冤案),這樣的案件發生,死刑的存廢終究要進入我們討論的議題中。
當然,死刑存廢不是我們這個節目要探討的議題,但是一旦它成為一個討論議題,就代表我們的法律一路演進,到了這樣一個觀點。隨著這樣的法律觀念修正,犯罪也許就會與時俱進地改變。
偏差環境帶來負面影響 誰來定義?
而「次文化理論」還提到另外一種觀點,就是如果今天一個當事人,是俗稱的「8+9」。許多人認為,這些朋友就是親近犯罪的高危險分子,如果一個看起來好的、潔白無瑕的、沒有任何問題的學生可能因為接近這些朋友,導致他們出現社會違常或是偏差行為,這樣的說法就非常偏向「次文化理論」。
也就是說,當我們浸潤在這些不那麼社會主流的團體中,很有可能加深當事人往偏差方向學習的觀點,這就回到有點像是社會學習論的理論了,也就是我們學習到一些偏差觀念,偏差的行為模式進入一般的行為模式中,進而帶來高度的危險。
不過「次文化理論」也帶來一些批評,因為所謂的「次文化」就等於犯罪這個想法本身就是極大的錯誤。在教育現場,我的教育經驗中遇過一位朋友,他就跟我說:「老師,其實我的家裡就是在開宮廟,我們自己家本身也有帶一組『8+9』的這種神將班。老師,其實我很難過,怎麼說呢?我的爸爸雖然帶著這些神將青少年,但是我們這個神將青少年班真的沒有做任何大家想像中的壞事,我們戒菸也戒酒,甚至在跳神將的時候,是要非常禁菸、禁酒、禁女色的。不能口出穢言,利用自己的身體作為媒介讓神明附身,表現給神明看的。所以其實他們平常非常重視行為的修為,甚至我的父親也告訴自己的小幫眾們,那些不能做的事情,也做了非常多道德上的教育。」
其實我們需要承認,不管今天「次文化」如何呈現,或是犯罪文化如何呈現,其實犯罪或偏差,它仍舊是一個法律的議題。如果單純用文化的角度來切割,會不會過度地強硬、顯得不近人情,而且會形成對這些非主流文化的踐踏和誤解呢?
今天我們透過社會學的觀點引入了「緊張理論」以及「次文化理論」,這兩個理論主要探討的就是:「人到底在怎樣的環境下會犯罪」或是「在受到環境影響之下,為什麼會去犯罪」。
下一集,我們就要提到另外一個變項。其實提到環境,我們人在社會大染缸中生存這麼久,難免受到社會的影響,但為什麼只有部分的人會犯罪,而絕大多數的人似乎永遠都跟犯罪絕緣呢?也就是說,環境對我們一般市民犯罪的影響並不嚴重,絕大部分的人都是奉公守法的好公民,究竟這中間又發生了什麼事呢?我們會在第八集節目的時候,跟各位探討在環境影響中如何有不會造成犯罪的環境設計,跟到時候我們將跟各位來探討這個「控制理論」。
🕺想聽更多聲音節目?
2019年十月鏡週刊推出全新語音網站《鏡好聽》,內有更多新頻道「記者手札」、「新聞幕後,記者說」、「知識好好玩」、「鏡文學」、「鏡文化為你朗讀」,讓我們的聲音,陪你度過各個你通勤、跑步、洗碗的零碎時間。最多獨家更新內容只在:voice.mirrorficti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