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7 05:58 臺北時間

【科技大咖衝生醫】武肺急又猛掀起改革風 科技大老爭奪6.2兆數位醫療大餅

mm-logo
財經理財
科技界看好生醫潛力,大老闆搶拚新事業版圖。(翻攝微博)
科技界看好生醫潛力,大老闆搶拚新事業版圖。(翻攝微博)
新冠肺炎(COVID-19,亦稱武漢肺炎)全球確診人數飆破5,000萬人,秋冬疫情再拉警報,包括口罩、防護衣與呼吸器等防疫醫材需求再起。本刊調查,包括鴻海、廣達、金仁寶以及和碩等科技大咖,紛紛瞄準防疫商機大餅,早一步瞄準2年後全球高達2,200億美元(約新台幣6.2兆元)的數位醫療,政府也期待透過ICT(資通訊)大舉進軍生醫,加速台灣醫療製造改革與國際競爭力。
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已近1年,死亡人數已衝破130萬人,日前美國輝瑞藥廠與德國BNT聯手,總算在疫苗研發上有了重大突破,縱使疫苗效力達9成振奮人心,但免疫力能維持多久,難敵許多專家質疑。同一時間,因北半球氣溫驟降,導致疫情再度升溫,不少國家祭出二度封城,又讓全球陷入緊張氣氛。
眼見疫情再度蔓延,嗅覺敏銳的台灣科技業早一步鎖定防疫商機。
根據研調單位數據顯示,全球數位醫療商機大餅到2023年時,將高達2,200億美元(約新台幣6.2兆元)。本刊調查,傳染速度快、致死率又高的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醫療與防疫設備供應速度不及,為科技業帶來大好機會。
最早聞到商機的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早在今年2月就啟動台、中、日、美四地口罩生產,並親自致電說服美國醫材廠美敦力(Medtronic)共同開發呼吸器,打算在威州生產;而和碩董事長童子賢、金仁寶董事長許勝雄等同業,也紛紛投入口罩和呼吸器生產行列;早就高舉醫療智慧(AI)化大旗的廣達董事長林百里,雖未動員加入防疫製造,但5月取得歐盟認證、號稱國內最快和最準的柏勝生技快篩檢測,背後金主就是他。
「這波疫情,國內主要科技廠展現出高度的韌性和彈性,營運未受封城影響,還能迅速接單投產,甚至在短時間內,快速投入防疫生產製造。」一位科技大老對本刊直言,台灣製造實力名列世界前茅,「只要能量產,台廠就有辦法cost down(降低成本),任何高科技產品交到台商手中,都能快速產出高技術、低成本的產品。」
擅長大量製造的科技業,大舉投入生醫產業,除了瞄準又急又猛的新冠疫情,還能解決醫材製造緩慢的長期困境。對科技業寄予厚望的,還包括政府。經濟部長王美花日前出席生醫活動,就曾直言台灣生技產業多年來發展太慢,「相信沒有人能接受台灣擁有那麼好的醫療體系跟人才,卻沒有將生醫產業發展的很好。」
王美花透露,政府將盡快修改生技條例,盼藉由產業升級和投資合作,讓台灣的生醫界在這波疫情站穩優勢。本刊掌握ICT(資通訊)產業進軍生醫領域,正是她口中的一線希望。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6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