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智言坦言,此次動畫從製作到溝通的語言他幾乎得「打掉重練」。「動畫與真人電影思維不同,它牽涉到質材、特效等,連表演都離不開技術層面。拍真人電影從美術、定裝、排戲、攝影、剪接等,工作流程比較線性,但動畫是所有步驟都在進行,改一部分就影響其他設定。」
西基團隊以代工為主,製作不少歐美動畫影集,面對台灣原創動畫與電影出身的易智言,也要重新調整。構圖組長林家弘表示,動畫影集節奏緊湊,因有時間壓力、要求明確,照進度準時最重要。但這部動畫電影要更多時間體會角色心情、思考如何以動畫表演、藉情境反映,最後還可能被退、鏡頭大修改。
燈光指導柳公仁舉例,片中有一段是小樹走路的戲,但導演希望讓時間拉長一些、情感更飽滿,因此時間由原來的5秒、變10幾秒,這時就要透過製作協調告知每個部門,許多地方甚至得重新來過。
製作協調汪羿指出,動畫每個畫面、鏡頭都有編號,修改要提出編號;想製造悲傷情緒、恐怖氣氛,則要從燈光明暗、影子深淺、速度快慢等更精確的技術面著手,這些都要溝通、嘗試,慢慢找到導演的風格。易智言補充,由於要靠電腦運算,有時必須先做才能判斷,不然都是假設,「所以動畫製程,是如此耗費時間、人力與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