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角館的沉浸式體驗
木博館的街角館共學計畫,是活化和推廣大溪故事的方法之一,用現地保存、再以人作為經營的主體,帶給社區滾動和發展的可能性,運作機制就像生活劇場,由居民串聯起共學社群,向在地人介紹、也對外地人推廣風土和願景,街角館長們必須認真思考:我要留下什麼?我現在能做什麼?以在地人的身分,從自己有興趣的主題出發,整理相關的人事物資源,過程中,喚醒大溪人的感知覺察,有耆老的回顧、加上年輕人的願景行動,將過去到現在的大溪發展基因,重新詮釋及再生為各種教育推廣或體驗內容。
說故事 聯結生活
外地人的眼光不再走馬看花,而是透過街角館的場域空間,來一場由外而內的沉浸式文化體驗。居民透過行動及參與者的反饋,持續發掘「我的故鄉究竟迷人在哪裡?」由內而外再次把脈絡整理一遍,讓住民自己策劃、行動及推廣,這和傳統博物館的經營方式不同,強調由居民和館方共創的文化經驗,展現屬於大溪的魅力,並為自己創造更好的大溪生活。
參加街角館共學行動的夥伴林麗雲提到,她的生活起點,要從幾年前內柵義和農村的共耕開始,而後又在大溪公園說故事,把老街、商家、居民、大人和小孩,以故事分享做生活串聯,原本只是自己想說,再後來吸引外地遊客專程來聽她說,把故事從大溪街角,連結至大溪各種生活場域,鼓勵更多現地居民說自己的故事。
「大溪有日治時代的武德殿、有民眾發起樹立的蔣中正銅像、同時也有歷經清代、日本、民國時期的普濟堂廟宇和基督長老教會,街坊之間從不缺故事,故事則需要有人傳遞與述說,街角館機制替大溪築起一座傳遞在地知識的平台,看見大溪的河階地景如何經過不同世代大溪人的努力而形成現今生活樣貌,是居民煥發自信和驕傲的來源。」林麗雲被深刻地感染,從住了四十多年的台北搬遷,如今扎根大溪,成為大溪新住民。
百年古宅築文創實驗平台
近代台灣因為樟腦、茶葉聞名於世,大溪座落淡水河主流上游大漢溪畔,因為一條河流,帶動城鎮蓬勃繁盛,得天獨厚的條件,進入台灣內陸河運的黃金時期,船隻載著貨物、人潮和錢潮、從大嵙崁(大溪古名)、新莊、艋舺、大稻埕最終由淡水出海,幾代都不愁吃穿。
不重建 保留原貌
一如經典故事,講完高潮總有潮落,後來水文環境變遷不利航行,加上鐵路發展,船運失去主要運輸地位,小鎮漸漸轉變。昔日商行的牌樓仍矗立,宣告有過的風霜和繁華,在台灣經濟高速發展的年代,人們離開小鎮打拚,直到80年代後期,牌樓的保存受到重視,而後社區總體營造運動如火如荼的光芒,居民熱情地投入,再次照亮了大溪的建築和人文歷史,讓文化又甦醒過來。
林澤昇搬進大溪的土地,就從一座走過滄海桑田、洗盡鉛華的百年古厝開始。起初,動機和文創距離還很遙遠,當時他和合夥人高慶榮創辦「三手微市集」,也向南投天空的院子、三峽甘樂文創學習,因市集萌生展店念頭,2014年才買下目前據點,這棟房子曾經是鎮上醫師傅祖鑑的家,學建築的他刻意保持老宅原貌,只修復、不重建,成為新南12文創實驗商行,修復1棟近百歲的房子,對年輕人來說是夢想的起點,問他怎麼有勇氣撐下來?他誠懇回答,因為喜歡的生活及工作都在這棟房子裡。
新南12的空間經營結合不同夥伴專長共同營運,店內商品鼓勵新創手作品寄賣,離開生長地嘉義的他,在此他鄉成故鄉,努力融入既有緊密的社群網絡成為大溪新住民,將新南12打造為鄰里交流平台,也引入外部年輕世代的創作及設計力,為老街說故事。他說大溪本來就有一群努力生活的人,才能生生不息,文創的口號主要做為吸引後進的誘因,讓對都市感到茫然的年輕人想望,也讓政府為想要回流的人們搭好準備的橋梁。
日子裡的成就變經典
家族在大溪落地超過百年的黃淑媛,對家族豆干產業、對街坊鄰里及城區裡大街小巷有濃厚的情感,傳承、改變、創新是她為自己立下的志向,透過參與街角館,持續進行家族故事及物件的收集與紀錄,由此看見家族的記憶與榮光,為持續傳揚祖父輩貢獻鄉里的精神,將「平安粥」商品化,好讓爺爺與普濟堂的故事可以繼續下去。
用美食 記錄文化
有趣的事,黃淑媛加入街角館是從抗議拉開序幕:
憶起當年木博館的壹號館開放,那時黃淑媛拿到一張地圖,上面沒有大房豆干所在的中正路,只有一間「壹號館」,館員解釋那是遠距鳥瞰圖,她不解為什麼大溪豐富的人文特色就這樣「隱匿」,因而決心自己動手參與,「自己的地圖自己救」,而有後續製作街角館地圖、美食地圖的靈感,融入她生活的體驗,讓美食、文化細節及大溪故事躍然紙上。
不止於此,身為豆干業女兒的黃淑媛,從原本不會料理,請益多位名家為大溪做食譜未果,一腔熱血的她,決心鑽研推出豆干食譜,讓豆干料理好看又好吃!人們說,食譜和歷史很像,都是贏家書寫,她要繼續用大溪人的飲食方式,寫出小鎮的文化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