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應變課 第一步學止血
長期關注國防議題的壯闊台灣聯盟理事長吳怡農就說,聯盟日前舉辦一場與烏克蘭事件相關的座談,「談論如何落實全民國防與外交,不少民眾就詢問有沒有可能廣設靶場,這是我們反覆聽到的聲音。」
吳怡農也談到,聯盟這2年正在推廣「緊急應變」課程,教導民眾在災難發生時如何迅速避難、外傷急救等等,過去曾舉辦2次,原訂今年5月開設下一梯次,「但烏克蘭事件發生後,很多朋友主動來關心,問下一場課程是什麼時候。」
聯盟因此緊急提前至3月陸續開課,每堂課2.5小時,費用250元。「十幾堂課的名額,一天內全部售完。」授課師資來自醫院急診室、外傷科的主治醫師、緊急救護員等,「許多醫師都很樂意把他們的專業傳授出去。」
吳怡農解釋,台灣人對CPR已有概念,「另一種傷勢是外傷,災難現場會出現大量外傷傷患,例如921地震、台鐵意外或現在最不幸的戰爭。美國曾分析過去戰場上最緊急、也最能避免的死亡原因,首先是大量出血,再來是呼吸道阻塞,所以我們的課先從止血開始教。」包括戰場用的止血帶,聯盟也在推廣,因為即使員警執勤遇意外都用得上。
多國際交流 了解他山之石
36歲的學員高小姐說,先前就聽朋友參加過相關急救課程,「後來烏俄戰爭爆發,差不多那時候我又看了香港紀錄片《時代革命》,非常震撼,覺得萬一遇到那種狀況,如果每個人在各自的領域都能有一些貢獻,會很有幫助,所以一知道這裡有開課,我就馬上登記參加。」
對於緊急應變課程,吳怡農並不特意強調戰場,表示平時也用得上,但他也談到,止血課之後會有呼吸道課程,「像穿刺傷會影響呼吸功能,這在平時比較少看到,但戰場常見。這次烏克蘭事件,我們接到的消息是烏克蘭有一塊資源嚴重不足,就是戰場的創傷急救能力與經驗,這是(克里米亞事件後)過去8年他們沒辦法做好準備的,因為沒有真的打起仗,連最專業的醫療人員都比較少看到這一類傷勢。」因此,他希望促成更多國際交流,讓國內的外傷科醫師有機會看到國外狀況,建立國內對特定災難的醫療知識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