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社長廚房手記186】新版鳳城炒鮮奶丼飯 黎智英曾經的中國藍圖與他的家鄉菜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鳳城炒鮮奶丼飯」又叫大良炒鮮奶,大良、鳳城就是現在的順德,是黎智英的故鄉。
「鳳城炒鮮奶丼飯」又叫大良炒鮮奶,大良、鳳城就是現在的順德,是黎智英的故鄉。
看到鳳城二字,就知道廣東順德菜上場。朋友送我一本圓山飯店經典食譜,記錄了圓山飯店各式國宴的菜單及菜譜,我翻到這道「鳳城炒鮮奶」國宴名菜便想吃,因為秋季蟹肥,而這道菜的主要食材就是蟹肉。
我每翻到順德菜就想嘗試,是因為前老闆黎智英總是說順德菜天下第一。黎智英之所以說順德菜天下第一,因為他是順德人,而且少小離家,順德菜是媽媽的味道,是鄉愁。黎智英出生於廣東農村,他從不諱言他父親有多位妻子,母親是第二位。1949年,共產黨到廣東,他父親一人逃往香港,失去聯絡,母親被抓進勞改營。
在台灣陽明山黎智英的餐桌上,唯一一次聽到黎智英談母親,是因為台灣《壹週刊》第一任社長周安橋從廣東帶來禾蟲。禾蟲在廣東被視作珍饈。我記得那天黎老闆一面珍重啜一口禾蟲焗蛋,閉上眼睛享受爆漿滋味,一面說起他的母親。黎智英說自己愛吃,完全是因為有位煮菜高手的母親。他說:「母親教了我很多,日子再苦,她都讓我感覺可以撐過去。」黎智英很愛哭,他紅著眼眶說:「回到家只要看到媽媽站在灶前,我就心安。」
和黎智英相處,大部分是感受到他商人辦媒體的理性現實那一面。他常常說辦媒體沒朋友,有朋友你就慘了。因此,對他少數流露真性情的時候,印象特別深刻。那一盤禾蟲,周安橋沒碰,我知趣沒動匙,全讓黎智英獨食。他那天講順德菜天下第一,講順德的廚子如何厲害,沒人挑戰他。
那時候兩岸三地的情況沒現在僵,黎智英還想媒體進軍中國。他跟我說:「香港《壹週刊》要進華南地區,台灣《壹週刊》是著墨華中華北市場。」我注意到他說了一般人已少用的「著墨」兩字,黎老闆在台灣用華語交談時,有時候會冒出一些深澀的字彙。可能是講「國語」不習慣,要挖空心思想字句。他曾經說來台灣努力講國語,講到頭髪都白了。
黎智英還透露中國有人和他在香港連絡,聲稱只要不碰政治,財經娛樂內容可以在大陸發行。我說:「上海有個雜誌將台灣《壹週刊》的內容每週抄,每週發行,也叫《壹週刊》。」黎智英聽了就說:「你看,有市場吧!」這是2003年的對話,現在看來很不真實。就像順德的炒鮮奶,明明有三隻沙公,但拆肉炒奶後,看起來,蟹肉不見了。
順德菜確實有名。人稱食在廣州、味在順德、廚在鳳城,所以鳯城是粵菜精華。我沒有鄕愁,不用禾蟲,就複製這道「鳳城炒鮮奶」來入門順德菜。
順德的鳳城,現在叫大良,有時候您在外面餐廳會看到「大良炒鮮奶」的菜單,指的是同一道菜。「圓山飯店」金龍廳主廚許耀光就曾在美食推廣活動中介紹過「大良炒鮮奶」,不過,那時候不是蟹肉的季節,所以他是用鮮蝦炒鮮奶,而且用順德菜常備的欖仁提味。
我今天做「鳳城炒鮮奶」,仍依書上國宴內容採用蟹肉,而且用松子代替欖仁。還有一樣不同,通常宴席上為了讓「鳳城炒鮮奶」堆得像山,所以下面墊了炸過的米粉。在家𥚃吃,我想到的是日本丼飯。在白米飯上淋上「鳳城炒鮮奶」,也就是蟹肉丼飯,多麼鮮美澎湃,又實吃。
我用3隻大沙公(菜蟳)蒸熟拆肉,這是最麻煩的部分。然後拌入鮮奶、蛋白、芡粉、鹽。大火入油入鍋炒,轉中火,鍋鏟要順同一方向拌攪,至奶液定型,再徐徐入油,繼續炒,並加入已煸香的松子,拌炒一下即起鍋。先裝盤,再舀起盛在白米飯上,絕對可以感受到強大蟹肥的威力。雖然沒有鄕愁,但這順德菜的滋味,應堪可比擬爆漿的禾蟲。

鳳城炒鮮奶丼飯

材料:大沙公3隻、4顆蛋、鮮奶1罐、鹽、饗宴鐵板燒出品芥末椒鹽、松子、太白粉。池上米3杯。
大沙公3隻拆肉備用。
準備4顆蛋。
鮮奶1罐備用。
我用松子取代欖仁。
準備池上米3杯。
做法:
Step1:取池上米3杯,用大同電鍋煮飯。
用大同電鍋煮飯。
Step2:松子用乾鍋煸香,取出備用。
Step3:三隻大沙公蒸熟拆肉。這部份如果您覺得麻煩,可以央託熟識的魚鋪幫您處理。起碼我知道南門市場盧記就有這項服務。
大沙公蒸熟,準備拆肉。
Step4:在料理盆中倒入適量鮮奶,加入太白粉水拌勻,4顆蛋只取蛋清,加入奶液中充分攪拌,加鹽、芥末椒鹽調味。然後,將蟹肉放入,攪拌均勻,備用。
在鮮奶中倒入太白粉水拌勻。
加少許芥末椒鹽調味。
將蟹肉放入,加一匙鹽。
Step5:熱鍋入油,將蟹肉奶液傾入,轉中火,用鍋鏟順著同一方向拌炒,等奶液稍微定型,繼續炒,感覺蛋奶滑嫩潤實,即可加入煸香的松子,稍一撥弄,即可起鍋,裝盤。
將奶液入鍋開始炒。
順同一方向拌炒。
等奶汁凝固加入煸香的松子。
Step6:盛飯入碗,舀上滿滿的鳳城炒鮮奶,滿滿的秋季蟹肥滋味。
先裝好白飯。
「鳳城炒鮮奶丼飯」完成上桌。

掌廚人 裴偉

《鏡週刊》社長。雖是時事週刊領頭人,但私人臉書上只見每日吃便當或蒔花弄草紀錄,偶爾還有下廚做菜心得。吃遍美食、喝遍好酒、說得一口好菜的裴社長,在同事催逼下,大方公開私人廚房筆記,圖解詳細,以回覆各方親友綿延不絕的提問,近來結集出版為《裴社長廚房手記》,頓成暢銷書。

《鏡週刊》社長裴偉吃遍四方,也跟各方名廚學菜,最後融會貫通為自己的食譜,近年每個週末都在家做菜,現在也公開他的廚房筆記。(王漢順攝)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