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佳嫻談楊牧——最注重聲音的台灣當代詩人
「楊牧,一個閃耀而深遠的名字,是台灣文學的恆星與高山。」清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同時也是詩人的楊佳嫻,如此描述楊牧在文壇的地位。
楊牧,1940年出生、2020年離世,一生經歷過二戰末期、228、白色恐怖時期,更曾在花蓮、台中、台北、美國、香港等地生活過,同時是詩人、散文家、學者、評論家、翻譯家,也是中國現代文學相當重要的編選者,豐沛的創作生涯,為好幾個世代的讀者以及後起的創作者,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經典。
為這樣難得的文學大師作品錄製有聲書,鏡好聽特別邀請楊佳嫻親聲錄製〈導讀楊牧——聆聽一首詩的完成〉,引領讀者循聲進入大師的文字與思想。其中,針對《一首詩的完成》,她認為是一本「教育之書」,「我覺得裡面濃縮了楊牧對於詩、對於詩人的生涯,甚至可以說投射了一種歐洲人文傳統裡面,如何看待一個『完整的人』。」
更進而提到,楊牧是台灣當代詩人當中最注重聲音,也把聲音效果處理得最細膩的一位創作者。其作品象徵著中文這個文學語言,它能夠達到最繁複、最精緻的成就,「那是種深刻、美、具有思想性,並且唸起來又有這種聲音的微妙曖昧的那種享受。」那這樣的作品,有聲化的過程又是什麼樣子呢?
耗時兩個月精心製作《一首詩的完成》有聲書
《一首詩的完成》有聲書,由鏡好聽聲音主播郭時棣精心詮釋,從企劃、錄音到後製,前後共耗費了近2個月的時間。一般在進入錄音階段前,鏡好聽有聲書企劃會製作播音稿,以原文文稿為本,有時會為了聽感吸收,做些許字句調整,以利於口語上表達更順暢,以及聽眾能夠正確理解。
然而,「讀到楊牧的文字,心裡會自動出現『盡可能保持其原貌』的聲音。節奏鋪排、態度、用字講究,以及情緒的轉折與堆疊⋯⋯全都非常嚴謹完整,所以這次是以最小限度去調整它,不想打破它的文學性。」鏡好聽有聲書企劃林云也描述第一次製作《一首詩的完成》播音稿時的感受。「舉例來說,我第一次在《一首詩的完成》讀到楊牧寫『阿眉族』,會考慮聽眾是否能意會他是在指『阿美族』,但隨著在《山風海雨》閱讀到更多他幼時接觸的阿眉族時,我開始認同這個詞,不再認為它有調整的必要,沒想到主播和錄音師在錄音時,他們也選擇了保留這個詞,非常有志一同。」林云也說。
不過這樣的播音稿處理起來並不容易,林云也前後讀了三次播音稿,因為作品中除了用字遣詞古典,需要潛心理解外,楊牧旁徵博引了古今中外的詩作品,也特別需要花心力去了解詩意、正確斷句,以便聲音主播能在節奏與情緒表達上貼近原作。舉例來說,楊牧用字精練,在《一首詩的完成》書中〈朋友〉一篇有句「陳繼儒左前藉几坐的是秋潭」(陳、秋兩人為明朝遺民),主播第一次念「陳繼儒左前藉/几坐的是秋潭」,為了確認文意查詢了『几』字之意,確認『藉几坐』應該是合在一起念的,所以後來改念「陳繼儒左前/藉几坐的是秋潭」。
而負責錄音、後製的鏡好聽錄音師劉彥呈,透過此次錄製,深深被楊牧寫作音樂性與情緒的鋪排給震撼,「有時候不是聲音主播去做語氣,而是自然而然地,文字就帶動起伏,這跟一般有聲書相當不同!」他還分享到,有時錄製論述、批判的段落,會為用字的精準與表達的態度給懾服,「那個語氣跟態度都非常帥,簡直無懈可擊,有時候我們(與聲音主播郭時棣)錄完那個段落,會直接在錄音室對彼此大喊:『太帥了!』」
聆聽《一首詩的完成》,也聽詩人親唸有聲詩集
楊牧曾談創作歷程中,「耳朵」是他寫作時的指揮家,極為重視文字的音樂感,這樣的用心與雕琢,透過有聲書將提供更沈浸的享受。而鏡好聽從 2016 年起,持續接受詩人們的創作投稿,於Podcast《文學生活》中每週刊登一首由作者親聲朗讀的詩作品,至今已累積近 300 首作品、超過 100 位詩人參與;而 2021 年開始,鏡好聽更進一步邀請詩人錄製親唸詩集,至今也已製作了 18 本詩集有聲書。藉由此次《一首詩的誕生》有聲書重磅上架,鏡好聽也規劃了「聆聽一首詩的完成——有聲詩展」,邀請讀者在聆聽《一首詩的誕生》之餘,也能透過更多詩人的創作,領略文字的聲韻之美。
關於鏡好聽
鏡好聽(Mirror Voice)成立於 2019 年 10月,為「鏡文學」旗下的聲音平臺。以優質內容為主體,聲音為媒介,致力於有聲書的製作與推廣,並邀請各領域專家名人推出Podcast節目,以期創建一個展現臺灣當代理念和文化內容的聲音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