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講堂】別讓市場波動打亂退休現金流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退休族群若沒做好現金流安排,又以股票投資來賺生活費,遇到市場大跌,恐賣在低點。
退休族群若沒做好現金流安排,又以股票投資來賺生活費,遇到市場大跌,恐賣在低點。
最近勞保問題又被提起,而大家最關心的退休後、勞保加上勞退究竟可以領到多少金額?勞動部長許銘春給了答案:中位數是2萬3千多元。
常有人問:預計15年後退休,那應該怎麼規劃好退休金?以一般上班族來說,退休後的現金流大概分為二大類,一個就是來自勞保加上勞退年金,這部分可以說是基本生活費的來源;另一部分,則是自己打造的退休金了,可能來自配息基金、或是投資股票的資本利得。
既然退休後能領取的勞保加勞退約2萬3千元,想必大家都覺得自己仍需努力,才能過好退休生活。目前若還在工作,定時定額最簡單,而選擇一軍基金如美股、台股,是較快累積資產的方式;至於配息基金,則不建議採小額定時定額的方式投資,不是不可,而是效益與一軍相比差距甚大,相信沒人會想慢吞吞地累積退休金。

累積本利和 轉配息基金

最好的方法是,現在每月依能力提撥一筆錢,定時定額買一軍,達停利點、累積出一筆較大的本利和,再適時買進配息基金。例如去年定時定額的基金出現停利,先行贖回,今年配息基金也跌很多了,單筆買進,這樣就能慢慢將未來退休後的現金流養大。
當然也可將此筆贖回款,再用定時定額方式投入股市,可能是再增加另一筆定時定額,也可能是增加原基金扣款金額或次數,或用來適時加碼,等到本利和再大一點,更靠近退休年紀時,再轉進配息基金。此外,就是轉買個股或ETF。
這樣漸進地做,退休後的金錢來源會相對多元,除了勞保加勞退既有的年金外,還會有配息基金的息收,縱使退休時碰到股債大跌也不用太擔心,因為配息基金的息收不會出現太大變化。
如果手上沒有配置配息基金,只有個股或ETF,那麼強烈建議在退休前2到3年,最好準備1至2年的生活費在安全產品上,如定存。因為萬一退休時剛好碰到糟糕的景氣,將有足夠時間讓留在市場的個股或ETF慢慢回溫。
每個人的狀況不同,有人因為在退休前就已存夠退休金,所以早早退出市場,市場波動因此無關緊要;但一般人恐怕還是得在退休後繼續投資,只是記得退休後的投資要從容一點,確保足夠可期的現金流,才不會在市場走空時急於出脫而被修理。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