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1年開始投資基金到現在,我還沒有賠錢的紀錄。我最討厭被人定位為學者,因為學者只會紙上談兵,但我不是!」南台科技大學財金系助理教授朱岳中自信地說。
【達人理財】2招數投資不敗 財金名師靠基金滾出兩間房

學者就只會紙上談兵嗎?南台科技大學財金名師朱岳中不僅擁有理論基礎,更有累積超過20年的實戰投資經驗,他運用自身所學,積極投資,曾創下買基金最高投報700%的紀錄,並將投資獲利轉入房產,滾出2間千萬好宅。
投資韓國 獲利達7倍
朱岳中絕非空口說白話,多年來他依靠投資理論知識,加上實戰經驗,在金融市場闖出一番好成績,並將獲利陸續轉入房產。
事實上,早在20年前攻讀博士學位時,他就在北市內湖買下有庭院的一樓房子,從此晉升有殼一族,前幾年再加碼第2間。為了讓家人有更舒適的生活空間,2年前他將2戶房子打通。
依據內政部實價登錄資料,朱岳中的兩間房估計目前市價超過3千萬元,雖然還有房貸要繳,但扣除成本後,有超過一倍以上的獲利。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主任曾敬德表示,內湖該區房屋因有平面車位,住宅區也有保全巡邏,安全性比一般一樓住宅好,加上前有庭院的規劃,房價會比樓上多2、3成。
談到如何快速累積買房資金,朱岳中馬上說,靠的是韓國和金磚四國基金。他回憶,因為自己是足球迷,留意到2002年韓國要舉辦世足賽,但在此之前,韓國被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所累,造成國家破產,「我發現韓國沒有宣布放棄舉辦世足賽,顯然國力慢慢恢復中。」

當時韓國綜合股價指數(KOSPI)不過500點,朱岳中看中的韓國股票基金淨值在6、7元之間,他一路大膽買進、期間來回操作,2007年出場時,投報率高達700%。
至於金磚四國基金,則是朱岳中閱讀外資券商高盛的報告,提到中國及印度的人口紅利發展不可限量,在他仔細查證報告中數據的真實性後,決定買入印度及中國。
當時台灣尚無法買到中國相關金融商品,行動派的他特地飛到香港開戶,直接下單買中國A50ETF,搭上港股直通車政策開放,當時賺了超過300%出場,「那時績效好到我岳母都拿錢跟我一起投資。」
招數一 看新聞抓出趨勢
朱岳中強調,投資致勝最重要靠兩招,一是跟著趨勢走,二是從趨勢中挑選適當的商品。但要如何發掘趨勢?「觀察新聞,周邊環境會給出答案。」
他以現今局勢為例說明,「不論對外或對內觀察,中國是今年我最看好的投資標的,尤其科技股。對外,中美關係在過去幾年陷入僵局,但去年底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公開表示與中國關係應要改善,且她也與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碰面,這些都表示中美關係慢慢破冰。」
至於中國對內部分,螞蟻集團最快在下半年IPO(首次公開募款),這代表阿里巴巴有機會翻身;而原本被禁止上架新遊戲的騰訊集團,也在去年底宣布有新遊戲審批通過;此外,代表中資企業在美國掛牌的那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也從去年底緩步上漲…這些新聞都透露今年中國市場大有機會。

當然趨勢也會告訴投資人是不是該下車了。朱岳中提到,韓國基金讓他大賺7倍,但是當他2007年看到所有股市都噴漲,尤其前一年債券殖利率出現倒掛,加上美國房貸開始出現違約,警訊頻傳,當年底就陸續出清。
招數二 四步驟挑好基金
抓到趨勢後,接著就是挑基金。朱岳中說,他會先看過去3年、5年績效表現,再從同一類族群中找標準差相對低的基金,接著觀察同一家基金公司上榜的基金數量多寡,之後看基金的布局是否符合未來趨勢。
他解釋,基金績效是過去式,以過去3、5年績效做評估,可以看出經理人的布局獲利實力;標準差相對低則是希望波動度小,能控制風險。
以上述2步驟篩選出基金後,再看進入榜上的基金公司同類基金數多寡。例如,A基金公司入榜的基金數較多,但B基金公司僅1、2檔基金績效名列前茅,他會選擇A基金公司的產品,「這可以看出A基金公司研究團隊強,但B基金公司則是經理人選股厲害,我喜歡研究團隊強的基金。」
最後看挑出的基金布局是否符合未來趨勢。朱岳中解釋,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成績,所以檢視基金持股內容很重要,以中國基金為例,現在就該挑科技類布局較多的產品。
他透露,自己從去年底就持續在低檔買入中國科技股,並長期定期定額買入台股、東協基金,「台股上漲被納為政策績效,只要定期定額且低檔持續加碼,長久累積都是獲利居多;東協十國的人口紅利、經濟成長長期看好,是持續投資的主因。」


基金為主 散戶變法人
和朱岳中有超過十年好交情的知名廣播節目主持人夏韻芬說:「不同於一般學者多熟悉理論,朱岳中是一個實戰派的人,會親身參與市場,上節目時如果有聽眾質疑他,他也會積極找出數據去回應。」
多年好友陳敏莉則說,朱岳中長年對基金、總體經濟非常認真做研究,日復一日、從不間斷,他的自信來自博學多聞加上實務驗證,同時也保持學者的謙虛與誠實。

高中時期起,朱岳中就知道想達到財富自由,唯有靠投資,所以高中即開始摸索,碩士班時還以衍生性金融商品作為論文主題,當時台灣期交所都還沒成立,他跟著美籍華裔的指導教授半夜看盤,交易美國期指、選擇權。
朱岳中說,過去的投資都是小賺小賠出場,博士班時期可說是他投資生涯的轉捩點,當時台灣市場的基金剛開始發行,指導老師希望他以基金為研究主題,但已經習慣期權快速交易的他,對這項商品嗤之以鼻。
「但我深入研究後發現,散戶只要買基金,投資地位立刻升級成法人,不僅有團隊幫忙看著,還因此有跨國投資的能力,這些都是一般散戶靠自己力量做不到的。」現在,基金是朱岳中的投資主力,儘管這項武器看起來不是最犀利,但只要應戰策略對了,也能戰果豐碩輝煌。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