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講堂】創造月月配 不如聚焦總報酬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高股息ETF備受投資人歡迎,但重點不是配息頻率,而是總報酬。
高股息ETF備受投資人歡迎,但重點不是配息頻率,而是總報酬。
投資者對配息的偏愛,連投信業者也不得不屈服,元大高股息(0056)及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這兩檔原本年配的ETF,面對其他檔ETF的壓力,也陸續改為季配,甚至還有其他理財達人進一步用不同高股息ETF,搭配出每月都可領到配息的組合。然而我對目前這種現象,是持相反看法。
我不是不愛現金股利,我要的是未來可以領到更多的現金股利,僅看目前的現金股利,只是凸顯自己短視而已。要知道現金股利必須有盈餘支撐才有意義,先有盈餘才有配息,尚未配出的盈餘並不會消失,只是留在公司再投入,為的是將來可以有更多盈餘,然後配出更多現金股利。

配息再投入 才有複利功效

這觀念對個人也是成立的,收到的配息若沒有再投入,每年收到的現金股利也不會成長,也就是沒有複利效果。若收到現金配息沒有再投入,配息領的愈多,現金部位占可投資金額的比例就愈高,將使整體投資報酬率下降。既然再投入這麼重要,配發率就不是重點,更別談一年要配幾次息了。
舉個例子,0056這檔高配息ETF,從成立日2007年12月26日起算至今年5月底,期間約15.46年,若是將收到的配息再投入,累積報酬率161.7%,年化報酬率6.43%。若是配息不再投入,全部放銀行定存,年利率以1.7%計算,累積報酬率只有107.3%,年化報酬率剩4.84%。
開始時投入1千股,期間內若沒有再投入,每年持股都維持1千股,能領到現金股利加上利息總共2萬1,657元。但若是配息再投入,因為股數每年增加,所以每年收到現金股利愈來愈多,只是都再投入買股,到了期末累積股數已是2,158股,若這時候退休,選擇不再投入,能領到的配息可是多出1倍之多。
退休前及退休後理財方式大不同,退休前要快速累積退休金,投資報酬率是重點,配息再投入才能增加報酬。退休後則要重視穩定的現金流入,這時除了現金配息不再投入之外,也可靠賣出持股貼補,投資報酬率愈高,能夠賣出的股數愈多,換得的現金就愈多。
講了那麼多,投資的關鍵在於總報酬,是現金股利加上價差的總和。要有較高的報酬率,再投入是關鍵。既然都要再投入了,還會在乎年配、季配,甚至於月配嗎?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