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台灣藝術博覽會 打造藝術人本環境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已行之有年的臺北時裝週其實是許淑華一手推動的。「原本市政府要推購物節,我說,扶植年輕設計師比較重要,而且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時尚週,所以後來就規劃成臺北時裝週。」許淑華有感於年輕設計師都被國外挖走了,他認為好的人才應該要由政府扶植,甚至送到國外培訓也OK。「我們第一輪先培養、選拔新銳設計師,同時找知名設計師共襄盛舉,幫他們辦秀,邀請大家來看。」時裝週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扶植年輕服裝設計師,提供他們舞台,有政府做靠山。
之前,全亞洲最大的藝術博覽會在香港,但因為反送中事件,香港的地位沒落了,很多國家不願意去香港。許淑華認為這是台灣的大好機會。「我們應該要結合政府跟民間的力量,取代香港藝術博覽會。例如今年的藝博會,大概來了140位藝術家,疫情過後,藝術家都很願意來台灣,我們成了取代香港的藝術博覽會的聖地,透過這類活動,把觀光人潮帶進來。」
台灣的軟實力要能夠走出去,也要讓世界走進來!專業人才的培育和交流平台不可少,很少政治人物像許淑華對藝文、文創著墨這麼深,成功推動臺北時裝週,並爭取「台灣藝術博覽會」,作為台灣與世界交流的舞台。
全區保留台北機廠 串連松菸文創園區
藝文不是抽象的概念,也不是高不可攀的想像,而是生活各個層面,包含了軟體和硬體。許淑華擔任市議員期間,成功地搶救了松菸園區內的荷花池和煙囪,也搶救了北門旁的三井倉庫,被前市長柯文哲稱為「文化恐怖份子」。但她說:「不論日本或法國,人家一定先保留古蹟,而不是路,你不會拆掉凱旋門去造路,交通必須是依著凱旋門來規劃。」
針對藝術空間的規劃,她推動台北機廠全區保留鐵道博物館,並串連松菸文創園區,形成完整的文創體系。「我們有鐵道博物館、有藝術家進駐,把整個園區變成充滿綠意的文創基地,無形中把文藝氣息融入這一區。」許淑華同時還推動企業認養/維護古蹟、藝文消費抵稅政策等,讓藝文能在落實於日常生活中。
推動青創產業鏈建置 接軌國際舞台
除了國際交流平台,藝文還需接軌商業面、教育面和市場面,但更重要的是要遍地開花。喜愛嘻哈音樂的許淑華有感台灣嘻哈音樂人才濟濟,卻沒有一個具規模的嘻哈音樂節作為舞台,優秀人才無法好好創作,讓創作能量持續爆發,甚至無法職業化。許淑華擔任台北市議員期間,成功促成了臺北時裝週,讓服裝設計師有發光發熱的舞台,下一步她期望能促成官方舉辦的大型「嘻哈音樂節」,除了邀請國外知名嘻哈歌手來台交流,也能定期舉辦中小型嘻哈音樂節,提供本地音樂人盡情說唱的舞台。
有了硬體及場地的配合,若能加上政府完善的補助方案與培訓計畫,將各類藝文活動與風氣帶入社區,不但藝文工作者擁有很棒的舞台,台北市民的生活也能因此更多采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