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9月,美國對從中國進口的特定鎢製品徵收25%關稅,過了幾個月之後,中方也開始祭出反制措施。中國商務部於今年2月4日正式在官網發出公告,根據中國《關稅法》《海關法》《對外貿易法》等法律,對鎢、碲、鉍、鉬、銦等稀有金屬實施出口管制,作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手段。
戰備原料 美邀設廠
令人驚訝的是,在中美大國博弈中,以盛產蓮霧與愛文芒果聞名的屏東枋寮鄉,一間名氣不大的小公司—聯友金屬(以下簡稱聯友),卻跟護國神山台積電一樣,被美國政府鎖定,積極拉攏。「美國在台協會(AIT)高雄分處前處長禹道瑞、黃東偉任內都拜訪過我們(聯友),一再表達很希望我們去美國設廠。」聯友董事長顏文良自豪地向本刊直言。

聯友總經理吳永中進一步補充,不僅AIT多次來訪,就連美國商務部都曾派官員私下探訪,看重的就是聯友是其戰備物資原材料重要廠商。
吳永中開心地說,聯友不只獲得美方高度關注,日商住友(Sumitomo)、三菱(Mitsubishi),以及中國廠商森特威也曾多次來訪。事實上,有「亞洲鎢鋼大王」之稱的廖萬隆曾特地登門拜訪,希望聯友能與春保森拉天時鎢鋼集團合作,將聯友的技術帶到中國發展。
不僅如此,據本刊調查,蘋果、台積電、特斯拉(Tesla)等知名科技大廠早已在其官網或文件中寫上聯友的大名,將其列為綠色供應鏈的一環。
聯友之所以受到各方青睞,是因為它是全球前五大鎢酸鈉供應商,而鎢酸鈉正是將鎢礦轉換為鎢金屬的重要中間體(原料)。綜觀全球鎢原料的供應,吳永中直言,將近有8成以上來自中國出口,一紙禁令等於掐住各國喉嚨。正因為如此,聯友因本身具有將回收鎢重新提煉成鎢酸鈉的能力,自然便受到各國青睞,在中國管制出口後,鎢酸鈉出口量一躍成為全球第一。
中國管制 鎢價上漲
吳永中指出,鎢酸納作為化學合成鎢金屬最基礎的原料(就像做麵包,最基礎的原料—麵粉),不管用鎢礦還是其他產物,都必需有鎢酸鈉才能製造金屬鎢,故其重要性並不亞於鎢原料(礦)。所以,為了突圍中國鎢出口管制限令,具備鎢酸鈉冶煉能力的聯友就成為重中之重。

在中國祭出鎢等相關物項出口管制措施後,瞬間讓鎢酸鈉及鎢合金的身價水漲船高,而各國也四處尋找新的供應來源。「現在客人詢問度比以往高出很多,鎢酸鈉的報價也提高了10%。」吳永中一語道出目前現況。
鎢製品究竟有何功用,為什麼各國都搶著要它及鎢酸鈉呢?吳永中解釋,鎢製品因堅硬的材料特性,而成為國防、航空、半導體、汽車、消費性電子等領域的關鍵材料,例如烏俄戰爭所用到的手槍子彈、砲車的穿甲彈,甚至是一台波音七四七飛機,裡面就需要用到三至五噸的鎢合金,甚至小到手機內的震動馬達都會用上它。

吳永中進一步分析,生活中到處都有鎢製品的蹤影,只是隱藏在人們看不到的地方。鎢製品可說是成就許多產業的幕後英雄,在工業用途方面用量相當高,從印刷電路板(PCB)上負責鑽孔的超細工具、CNC車床內的刀具,到護國神山台積電廠房內用到的機殼、導軌,甚至是5奈米以下製程的化學沉積六氟化鎢,都要用到鎢金屬。
延攬專家 打下根基
據了解,台灣過往有九成鎢金屬原料從中國進口,為提高自給率、補足產業缺口,聯友於2018年成立之初,即鎖定鎢、鈷兩項貴金屬關鍵原材料,經過多年努力,因為COVID-19疫情的推波助瀾,意外將聯友推上世界舞台。
「剛好就是天時、地利、人和!」吳永中謙虛地說,並進一步解釋,中國因疫情封城關係,導致很多鎢金屬關鍵原材料無法出口,所以便讓初出茅廬的聯友成為國際業者不得不合作的唯一選項。
吳永中津津樂道地說:「在那種非常時期,客戶就算不找我們(聯友),他也沒其他選項!」回想起當時的盛況,吳永中仿佛歷歷在目。他表示,當時曾有一袋約兩萬多美元的商品,即便空運到美國水牛城(Buffalo)的報價就要一萬多美元,但客戶二話不說,就要聯友用空運方式趕緊出貨,讓聯友在美國鎢金屬原料的供應量一度高達10%。

外界相當好奇聯友是如何取得將回收之硬質合金還原成鎢、鈷金屬原料的關鍵技術?顏文良低調地說,自己在歐洲廢五金產業累計三十餘年經驗與人脈,而公司創始股東也有人曾在香港與中國鎢和鈷產業服務2、30年。不單如此,吳永中(總經理)任職於中國期間就是負責鎢相關技術,再加上公司延攬的許多專家,大家群策群力,便打下聯友技術實力的根基。
「當時股東陣容堅強,涵蓋中港台,資金和技術各方面都相當到位,但後來因疫情與地緣政治問題,以至於創始股東有幾位陸續退出。」吳永中補充說。

資源循環 串聯產鏈
沒想到「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吳永中臉上掛著笑意地說,中資要退出,恰好日本廠商想要入股,一進一出剛好填補空缺。目前聯友三大股東之一就是AMJ(Advanced Material Japan),其母公司Alconix是日本最大的金屬回收商、年營收高達新台幣1、2千億元。
展望未來,吳永中表示,聯友將會持續精進回收技術的實力,除了冶煉鎢酸鈉(原料回收、再生)之外,也將同步提升合成鎢製品應用的冶煉技術,如仲鎢酸銨(APT)、氧化鎢(WO3)、鎢粉和碳化鎢等,以資源循環的方式全力在台灣串聯鎢金屬上中下游產業鏈,進一步提升公司在全球鎢產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