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體進行隨機街訪顯示,吸菸者幾乎一面倒反對漲菸捐,痛批政府本末倒置。民眾指出,加熱菸自《菸害防制法》三讀通過後便已納入管理,卻因行政程序遲遲無法合法上市,導致兩年內政府損失逾百億元稅收,如今卻擬對紙菸加徵更多捐稅,引發基層吸菸族群不滿,直言政策「雙標」嚴重。

根據衛福部資料,台灣吸菸人口占比不到15%,換言之,逾8成5不吸菸者對於調漲菸捐不具直接財務影響,但對吸菸者而言,每次調漲都造成顯著經濟壓力,稅負公平性備受質疑。
不少受訪民眾直言,加熱菸若依法上市,政府即可依法徵收稅捐。然而現況卻是政府放任黑市氾濫,走私商販以高價牟取暴利,導致國家稅收流失。立委陳瑩亦批評,百億菸捐稅源懸而未決,衛福部卻毫無作為,任由國庫損失擴大。
受訪者更指出,每當財政出現缺口,政府總將主意打在菸捐上,卻對加熱菸依法上市一事遲遲不處理,形成對紙菸族群的不公平對待,使其成為最大受害者。民眾質疑,原可透過合法課稅充實國庫、支持健保及癌症新藥基金,如今卻變成圖利走私商與特定利益團體的溫床。
此次街訪中,民眾最關切的仍是公共利益受損與健保財源短缺。癌症新藥基金籌資困難,篩檢計畫受限於經費瓶頸,政府若能依法開放加熱菸上市,便可立即挹注百億規模財源,無需另行修法調漲菸捐。
★《鏡週刊》關心您:抽菸有害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