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一排骨老闆娘何淑麗回憶,「拆除中華商場」時,光是一天中午時段,各分局的便當訂單加起來高達四千個,天還沒亮便要開始煮飯、備料,以當時一個便當60元計算,東一排骨單日中午營收就有24萬元。
粉絲擁戴 二代接班
1980年代尾聲也是狂飆的年代,台股交易熱絡,即將攻上史上第一次萬點,何淑麗形容,號子除了叫便當,還會叫果汁外送,一次起碼3、40杯;有時投資客吃膩便當,想換換口味,東一還會因應需求,特製水餃、米粉湯、鹹粥,「如果不想放棄生意,就要不斷改變。」

好滋味,再加上周到的服務,讓東一排骨擁有不少死忠粉絲,早年曾有老客人出國時,還會請何淑麗幫忙炸20片排骨,當作另類「伴手禮」,解饞也解鄉愁;大約20年前,第二代兒子廖志展和妻子一結婚,被叫回東一接家業,也傳承醃料配方;如今廖志展已50歲出頭,仍是老員工口中的「少爺」。
「小時候對東一的印象,就是比別家店更大間的排骨便當店!」廖志展笑說,接家業前,他在健身房當教練,勞力活對他來說是「小意思」,接班後,一個人能打掃300坪店面,最高紀錄一小時炸300片排骨,後來得了板機指,現在真的沒辦法這樣操。
影劇取景 網紅上門
在廖志展眼中,母親何淑麗不太會老、意志力比他更強,超過半世紀以來,老店結帳、出菜全靠何淑麗的大腦;儘管廖志展有意評估投入常溫食品市場、與外送平台合作,最後都被何淑麗打槍,只因為對股權結構單純的老店來說,「要拆帳太麻煩」了。
但為了店裡的服務,老店倒是與時俱進,就譬如為迎合台北市西區愈來愈多的觀光客,老店的菜單多了韓語、日語、英語,每到週末,何淑麗還會去建國花市買花,妝點店裡的風華─「夜總會風」的裝潢,也吸引不少戲劇、MV到東一排骨取景,甚至連百萬訂閱YouTuber Joeman今年挑選「5間台北知名排骨飯大對決」時,都將東一排骨選入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