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農業部統計,截至7月8日17時,全台農作物災損(不含林業、漁業、畜牧與設施)金額達9億5587萬元,其中台南占39.6%、損失3億7822萬元最高,雲林占28.0%、2億2億6808萬元居次,嘉義縣占18.9%、1億8027萬元,彰化縣占4.7%、4489萬元。
張嘉郡表示,雲林災損面積已達4368.82公頃,災損近3億元,雲嘉南彰4縣合計占全國農作物損失總額超過9成,雲林損失金額僅次於台南,顯示雲林在主要作物損失同樣極為嚴重,農民受衝擊程度不容忽視。
張嘉郡認為,嘉義與台南早在7日第一時間即獲農業部宣布核定適用「全品項救助」,雲林則直到8日晚間才公告,且僅有部分品項可申請救助,包括:硬質玉米、高粱、香蕉、文旦柚、番石榴、食用玉米、非屬森林副產物之竹筍、塑膠布溫網室及水平棚架網室等,而非比照嘉南地區啟動全品項救助,明顯有落差。
她質疑,同樣作為全國主要災區,但雲林救助進度卻有差異,農民難免產生疑慮,災損救助不應分顏色,農業部須給予每個災區公平與即時支援,雲林縣府也已於昨天正式行文農業部,請求比照辦理。
張嘉郡也呼籲,全民應同舟共濟,一起協助災損農民與受災戶早日恢復以往,別再說風涼話,甚至造謠做政治操作,讓受災民眾非常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