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8 07:00 臺北時間

房市專題/一小時生活圈成形!苗栗高鐵站區迎來城市新篇章

mm-logo
高鐵一線打開一小時生活圈新想像,「苗栗高鐵特區」從轉運站崛起為通勤、生活兼備的潛力熱區。
高鐵一線打開一小時生活圈新想像,「苗栗高鐵特區」從轉運站崛起為通勤、生活兼備的潛力熱區。
隨著高鐵網絡日趨成熟,台灣的城際距離逐漸被時間壓縮,「一小時生活圈」不再只是理想藍圖,而是具體可行的生活方式。在這股交通革命的浪潮下,苗栗高鐵特區正悄然崛起,成為串聯雙北、竹科與台中的新通勤核心,重新定義了「工作與生活」的地理邊界。結合產業進駐與城市規劃升級,苗栗不再只是路過的轉運節點,而是承載著龐大潛能與想像的新世代宜居之選。

高鐵改寫生活半徑 雙北、新竹到台中都在咫尺之間

苗栗高鐵站自啟用以來,就被譽為中台灣重要的交通門戶。從苗栗站出發,僅需43分鐘便能抵達台北,約11分鐘直達新竹,18分鐘可輕鬆抵達台中烏日站,串連北中南三大城市生活圈。這樣的時間優勢,對許多跨縣市工作的族群而言無疑是最具吸引力的利多。相比必須忍受高速公路車潮或台鐵班次的通勤者,苗栗高鐵的便捷無縫接軌,讓人們能夠「日行千里,夜歸寧靜」。不僅成為雙北與竹科族群的通勤新選擇,也讓台中專業人士與家庭看見更多生活轉移的可能。
對雙北上班族來說,苗栗的地理優勢與高鐵效率,意味著可以選擇在更寬敞舒適的居住空間落腳,享受遠離都會擁擠的生活質感,同時又能保有穩定的工作便利性。尤其在疫情後世代,越來越多企業轉向彈性辦公與異地遠距的模式,「一小時生活圈」讓人們無須完全割捨都市資源,而是以苗栗為軸心,在城市與自然之間找到完美平衡。
苗栗高鐵特區周邊也因通勤人口的增加而發展得更為成熟,不只大樓林立,也同步推動周邊道路擴寬與商業機能強化。未來還將銜接更多區域公車與接駁路線,使最後一哩路的移動更加順暢。這樣的交通系統進化,正在無形中重塑苗栗的城市輪廓,也讓更多人重新思考:究竟什麼樣的城市,才配得上「理想居所」的稱號?
隨著高鐵一線串聯雙北、新竹與台中,苗栗已從過去的中繼點蛻變為生活網絡中的黃金交會站。無論是北上工作、南下開會,還是在中台灣自由穿梭,苗栗的地理優勢與生活節奏,讓它不再只是中途的選項,而是生活與事業得以兼顧的嶄新起點。
20250718mkt001-01
從高鐵苗栗站出發,11分鐘直達新竹,18分鐘可輕鬆抵達台中烏日站,對跨縣市通勤族來說,是不可多得的時間優勢。

大矽谷計畫催動產業聚落 苗栗迎來結構轉型契機

政府提出的「桃竹苗大矽谷計畫」,以新竹科學園區為核心,延伸至桃園及苗栗,形成一條完整的科技走廊,這對苗栗而言,是劃時代的結構轉型契機。苗栗原本的產業重心以農業與傳統製造為主,但隨著大矽谷計畫啟動,苗栗的角色徹底被改寫。首先,竹南科學園區的穩定發展已成為苗栗科技產業的重要支柱,帶動就業及周邊生活機能提升,也吸引更多青年選擇在地落腳。廣源科技園區則以智慧製造及綠能產業為發展主軸,結合各級政策支持,強化產業升級的契機。銅鑼科學園區聚焦精密機械與零組件製造,共同構築出苗栗三大園區的產業聚落,進一步擺脫過往的邊陲印象,邁向具競爭力的發展新舞台。
從供應鏈串接到研發中心設立,苗栗具備承接產業轉移的絕佳腹地條件,再加上桃竹苗整體的生活圈串聯,使人們對苗栗的未來充滿信心,結合高鐵便利、科技產業就業、市場資源成長的綜合效應,正是苗栗成為後起新秀的最好註腳。
20250718mkt001-02
竹南科學園區、廣源科技園區及銅鑼科學園區,三大園區串聯形成產業聚落,翻轉苗栗邊陲形象,為地方發展注入全新競爭力。

生活節奏緩慢但不失便利 打造新一代的理想城居

除了產業紅利,苗栗最讓人著迷的,莫過於它「慢活」卻不失便利的生活樣貌。對許多曾經在台北、新竹高壓步調下打拚的家庭或專業人士來說,苗栗的生活步調顯得格外療癒。生活圈內涵蓋完善的醫療機構、教育學校、大型超市與百貨商場,能讓居民免去長途採買或就醫的不便,也避免因交通頻繁而耗損生活品質。
在這樣的條件下,苗栗具備「能工作、也能生活」的雙軌條件:平日可利用高鐵輕鬆往返雙北、新竹或台中,週末假日則能親近大自然,前往苗栗境內的山林步道或海線風景區,享受戶外活動。這種彈性的生活安排,讓越來越多青壯族群、年輕家庭將苗栗視為人生下一站。
而苗栗縣府也持續投入各項公共建設,像是全齡化的社福設施、長照據點與青年創業空間,都在快速補足苗栗的人口結構轉型需求。苗栗的「慢」是一種選擇,而非落後;是一種能自由切換生活節奏、同時保有都市便利與鄉城寧靜的嶄新生活哲學。
20250718mkt001-03
苗栗的「慢」,不是落後,而是一種選擇。在都市便利與鄉城寧靜之間,自由切換生活節奏,實踐全新的生活哲學。

不只是轉運站 苗栗高鐵站區正走向生活核心

回望十年前,苗栗高鐵站附近仍被視為一處單純的南北轉運中繼點。但在交通紅利、產業聚落與居住需求的三方交織下,如今的苗栗已悄然孕育出一種「生活核心」的樣貌。大量產業資源陸續導入,帶來就業與投資;伴隨而來的居民人口流入,則為教育、零售、醫療等生活產業注入活水。當區域的公共建設與民間投資同步到位,苗栗就不再只是「經過」的地方,而是值得選擇、值得定居的地方。
而從產業趨勢來看,隨著AI、大數據、5G等次世代技術加速落地,以及政府積極推動「桃竹苗大矽谷計畫」串聯北中南科技走廊,苗栗的三大園區(竹南科、廣源科、銅鑼科)預料將持續吸引更多國內外廠商駐點。未來幾年,這些園區有望共同塑造出比肩竹科的完整科技聚落。當龐大的就業機會結合苗栗高鐵所帶來的人流紅利,進一步形成「人、錢、技術」在地滾動的良性循環,苗栗將成為真正兼具生產力與生活力的城市樣板。
隨著苗栗在交通、產業與生活面向不斷優化升級,從「被忽略的中繼站」轉變為「值得期待的核心城市」,這場改變已經不容小覷。高鐵縮短的不僅是時間距離,更壓縮了城鄉差距;產業的轉型與升級,則重新定義了苗栗的未來潛能。或許未來在台灣地圖上,苗栗不只是座標,而會成為更多人心中「下一個理想居所」的代名詞。
20250718mkt001-04
苗栗正從「被忽略的中繼站」,蛻變為「備受期待的核心城市」。交通縮短距離、產業翻轉形象、生活機能全面升級,這座城市不再只是地圖上的座標,而是更多人嚮往的理想生活據點。
更新時間|2025.07.18 07:00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9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