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歲謝姓男子在土城當街持刀殺害妻子與小姨子,震驚社會;僅隔數日,信義區又發生27歲谷姓女公關遭割喉命案,兩名受害者生前均已申請保護令,卻依然無法擋下殺機。黃捷痛批,「保護令,原本應該是受害者的盾牌,怎麼成了催命符?」
黃捷指出,根據實證研究,保護令核發後的3至9個月,是加害人再犯的高峰期,違反保護令的比例高達4成,其中更有2成再次動手傷人。這代表施暴者根本無視法律的存在,也暴露出政府監管能力的不足。
去年(2024),全台約有13萬名家暴加害者,卻僅有不到3,000人被納入強制處遇計畫,「這樣懸殊的落差,暴露出政府從源頭預防暴力的缺失。」
黃捷強調,對於高風險施暴者,國家不能再袖手旁觀,並提出2項具體主張:
比照英國立法:《家庭虐待法》授權法院命令加害者配戴電子監控器,並設禁制距離,強化執法工具。
政府三部會儘速提出行動方案:她要求法務部、內政部與衛福部立刻回應社會訴求,提出實質改革方案。
「還有太多人,正深陷親密暴力之中,無法脫身。」黃捷強調,制度漏洞若不補起來,將有更多無辜女性成為下一個悲劇名單。她承諾,會持續與相關團體、法界合作推動修法,真正落實「保護」的意義。
★ 《鏡週刊》關心您: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虐待、精神虐待、性侵害、性騷擾,請立刻撥打110報案,再尋求113專線,求助專業社工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