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4 17:51 臺北時間

緩刑靠AI?小心坐牢更久 GPT叫他「連署證明是好人」律師氣瘋:法條都掰的

mm-logo
時事
一名男子誤信ChatGPT給出的法律建議,甚至想靠「網友連署」求得緩刑。(示意圖/pexels)
一名男子誤信ChatGPT給出的法律建議,甚至想靠「網友連署」求得緩刑。(示意圖/pexels)
AI工具當紅,但你會拿來打官司嗎?網紅律師「巴毛律師」陳宇安近日分享一起令人傻眼的案例,一名涉嫌詐騙的男子不找律師、反而用ChatGPT討論訴訟策略,甚至靠AI建議發起網路連署,證明自己是好人、對社會有貢獻,只為了爭取緩刑。該離譜行徑也讓網友笑稱:「AI只差不會親自開刀。」
靠ChatGPT求緩刑?巴毛律師在臉書粉專表示,近日看到一名涉嫌詐騙的被告,一審遭判刑1年10個月,原以為他會在二審尋求專業律師協助,沒想到對方竟選擇完全依靠ChatGPT來規劃訴訟策略。
令人瞠目結舌的是,GPT竟建議他「找網友連署,證明自己是好人、對社會有貢獻」,藉此說服法官給予緩刑。
AI答案聽起來合理?其實全是錯的!巴毛律師透露,這並非首次碰到民眾誤信AI。她好氣又好笑地回憶道:「來諮詢的網友會拿ChatGpt給的建議來問我,我講的跟Chatgpt不一樣他好像還比較相信ChatGpt。」
「我自己試過問Chatgpt法律問題,他會回答得頭頭是道,但仔細看很多內容根本是錯的,甚至會自己捏造不存在的法條跟判決...」巴毛律師無奈地說。
對於AI介入司法的風潮,AI確實可以作為輔助工具,但它不是律師,不具備真正的法學邏輯與現場判斷能力。巴毛律師最後強調:「拜託有法律問題還是諮詢律師,就算你的ChatGpt有付費也一樣!!!!!!!!!」
更新時間|2025.08.04 17:51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9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