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工程總經費約2.3億元,預計於116年4月底完工,是「虎尾潮」整體計畫的重要示範。整體計畫經費達11.23億元,除防洪治水外,更融入遊憩、生態與文化元素,將排水設施轉化為兼具城市美學的親水空間。
經濟部賴建信次長表示,「虎尾潮」是台灣首件以「國際設計競圖」方式推動的水利工程,採取「逕流分擔」與「在地滯洪」策略,強化城鎮在極端氣候下的防災韌性。他特別感謝前立委蘇治芬與現任立委劉建國的積極爭取,讓這項跨部門合作計畫得以實現。
立委劉建國指出,這項工程不只是單純的治水工程,更是虎尾邁向韌性城市的關鍵一步。他強調,從規劃、設計到施工,皆融入國際視野,並邀請荷蘭MVRDV團隊參與,展現全國首見的水利與設計整合模式。
「我們要打造的不只是排水設施,而是一座具備防洪、遊憩、生態、文化價值的韌性城市。」劉建國說,他感謝行政院、經濟部、水利署及台灣設計研究院的協助,讓「虎尾潮」成為跨部門合作的最佳典範。
劉建國特別提到,前立委蘇治芬在任內率先推動「虎尾潮」,其後持續與中央多次協調,今日能看到工程動工,正是多年努力的成果。他強調,未來陸續開工的其他子計畫也將在2027年4月底前完成,逐步改善虎尾排水環境,提升地方安全與宜居品質。
劉建國最後表示,雲林是大家共同的家園,他將持續與中央合作,讓水利建設不僅是防災,更是生活品質的提升,期許「虎尾潮」能帶動地方發展,讓雲林成為真正的親水、宜居、水漾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