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石頭伴飛 互借能量發揮
至於李沐呢?再次跟朋友一起工作的感覺是什麼?「就趕快拍、趕快回家!」她再次以幹話回答,王渝萱也馬上跟進,「我不想再爆了,我不想再爆了!」「我覺得我們兩個很像…」「風箏跟石頭?」「妳覺得我比較像石頭?」「對啊,妳是石頭,難道我可能是風箏嗎?」「很難說。」
可是,「風箏跟石頭」是什麼哏?我沒跟上,誰來跟我解釋一下。李沐說,「我覺得我們飛的面向很不一樣,然後通常是王渝萱在飛。我覺得說,『再低一點,不要飛那麼高,我們飛低一點。』但這也是跟她工作很有趣的地方,就是她總是會再往前一點,而且她的選擇相對我來說,大膽很多、更天馬行空,我覺得也更有生命力。這就是我很欣賞她的部分。」好不容易,李沐難得講了正經話,但接著又回到了幹話頻道,「如果要問我不欣賞她的部分的話,也是可以沒日沒夜的講給你聽。」
「以前可能剛認識她的時候,會覺得她是一個很古靈精怪、很文藝的少女,又感覺她很勇敢,做什麼事情都很狂野。」李沐一說完,王渝萱接著又補充,「妳提到對我的第一印象,是覺得我很有氣質,我覺得妳講的很對。」「我有從我嘴裡講出這兩個字嗎?」「有,我忘記是誰來採訪,妳說妳覺得我今天很有氣質。」
李沐承認了,「對啦,我第一次見到她的時候,覺得她有氣質。我覺得我們的友情也有很多個階段,有一段時間可能會很希望自己能像她一樣,這麼大膽,或者說我可以這麼無拘無束之類的。」但現在也認識自己不是這樣子的人,也不需要強迫自己變成另外一個樣子,「所以跟王渝萱一起工作,覺得很有趣的地方,就是可以借那些能量,當她發揮的時候,跟著她一起走。」
在《失明》片中,她們各自飾演林依晨與吳可熙的年輕時代,如果讓她們自己決定的話,會比較想當誰呢?「我會想當導演。」李沐認為這個故事很精彩,假使可以身為旁觀者的角度、而不是置身其中的話,應該會很有趣。王渝萱聽了就連忙贊同,「我想要被李沐導,感覺好玩,很真的樣子。」這樣說,代表王渝萱對她很有信心嗎?「沒有,我會在現場吵架!」李沐一聽,就揚言會跑去她耳邊、在她斜後方偷偷跟她講。兩位!不要為了假設性問題槓起來,不要岔題。
需要時間空間 無膽休息1年
不過王渝萱說,因為大家都覺得她看起來就是很自由的狀態,所以常接觸到的角色,都是很自由、無拘無束的模樣,所以她會更想嘗試林依晨飾演的書儀,「雖然,我覺得吳可熙扮演的雪津,儘管外表看起來如此,其實也有她不自由的地方。我在詮釋的時候,也有想加強在堅強、勇敢底下的思慮,那些脆弱的部分。如果有機會讓我體驗書儀,這樣外表很ㄍㄧㄥ,被束縛的生活,對我而言是表演上的新挑戰與思維。」
李沐反而覺得需要時間跟空間,才能讓自己的表演可以成長,才能容納新的想法或者新的面向,「消化情緒、反應事情也需要時間跟空間。但我成長過程中,可能太崇拜效率,所以很多時候,在時間跟空間上對自己或別人都很苛刻,這是我最近覺得應該要好好練習。」至於為什麼會這樣,好像也說不出什麼太過具體的理由,「比較像是開始工作以來,都是處於工作的狀態,沒有太多停下來跟自己相處的時間。」
「那妳有勇氣休息1年嗎?」王渝萱問。李沐回答:「沒有。妳幫我休息一年。我覺得是還沒有達到,我想要做到的事情,但我已經想好,如果休息一年我要做什麼。」「妳要去幹嘛?」「景德鎮long stay。」「那幹嘛?」「做陶藝之類的。」做陶藝,真的嗎?不是去打破東西?唉呀,我岔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