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龍斌也揭露,自己之所以較晚宣布參選黨主席,箇中原因在於,他審慎評估自己是否有辦法募到能夠好好支撐國民黨的經費,尤其藍營不再家大業大,財務狀況吃緊,過去4年就打了九合一、總統大選、反惡罷3場選戰,總花費近10億元;黨若要正常運作,粗估每個月至少需要1,500萬元,每年要募1億多元補財務缺口,這還不包括未來的選舉經費,讓他陷入長考,直到取得勸進他參選的好友們具體承諾,會在募款方面給予協助,他才下定決心參選。

至於兩岸議題,郝龍斌拋出「和中不舔共」5字箴言,郝認為,民眾已看清綠營處理兩岸關係只是一再操作打抗中保台牌,抹紅國民黨,藍營要想撕掉這負面標籤,除了以對話代替對抗,與中國大陸對話更不能卑躬屈膝,要站穩中華民國立場。
他過去擔任台北市長時,曾在北京當面跟時任政協主席俞正聲表明,希望北京撤除針對台灣的飛彈,「國民黨要勇於用善意跟中國大陸官員說真話」,中國大陸拚命文攻武嚇、環台軍演,對兩岸關係根本沒好處,只會讓台灣人更抗拒,國民黨立場要擺清楚,尋求對等且有尊嚴的交流。

同時,「親美不跪美」,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美對中政策也出現變化,與拜登時代截然不同,美中台關係最務實的做法,就是台灣應與美中維持等距,與中國大陸和睦往來,一旦兩岸降低戰爭風險,美國就不能對台灣漫天要價,只要左右逢源,兩岸關係穩定,對台灣來說就是最好的國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