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地檢署今(14日)偵結,依詐欺、恐嚇危害安全、違反銀行法及洗錢防制法等罪重訴李女,並痛批其惡性深重,建請法院從重量處至少15年刑期。
「1億會員」造假 投資保證10%利潤是陷阱
檢方指出,李女取得某團購公司經營權後因營運不佳、欠薪又跳票,信用破產、5張信用卡遭停用,還向當鋪借貸,月利率高達30%。為填補債洞,她編造「團購會員破億、訂單千筆」等誇大不實數字,吸引投資人支付50至100萬元不等的「團購會員費」,並保證每月10%回報。
但檢方調閱金流後發現,李女根本沒有實際經營紀錄,也拿不出任何進貨單據或訂單證據,所有利潤皆以新投資人的資金填舊缺口,典型龐氏騙局。
黃金套利根本是質借套現 王家成主要受害者
第二套詐術則是「代刷黃金套利」。李女聲稱只要刷卡購買黃金交給她,即可賺取價差並由她「代繳卡費」,每刷一兩可獲利4000至1萬元。王家長女最初確實收到少額回金,因此深信不疑,甚至帶著全家一起投入。
然而檢警查出,李女根本無任何黃金買賣盈利模式,而是把被害人刷來的金條拿去當鋪質借,資金全用於償還債務與高利貸,根本是「黃金版龐氏騙局」。
停匯款就恐嚇違約金530萬 逼到全家絕望
今年6月,王家察覺卡費未被如約繳清後拒絕追加投資。李女遂展開密集施壓,不僅傳送自殘照片製造恐懼,更強要530萬元「違約金」,甚至威脅「神經病殺人不會有罪」。為躲避威脅,王家被迫以自宅抵押向當鋪借200萬元,但大部分現金當場被李女取走。
冤案後才曝光,家屬在遺書中哀痛寫下:「到死都不知道公司的名、地址,一次一次的要錢。」最終5人不堪精神壓迫與債務重壓,於7月2日共同輕生。
否認犯行、企圖串證又裝病 檢批惡性重大
檢方指控,李女在偵查過程全盤否認犯行,還試圖影響證人、串證滅證,多次以「需施打維生針劑」為由拖延偵訊,經查僅是一般營養點滴,惡意拖延司法。
檢方痛批:「此案不是被害人笨,而是加害人惡。」王家因無窮無盡的詐騙與恐嚇被逼入絕境,5條人命平白犧牲,李女仍毫無悔意。檢方呼籲法院從重量刑,避免其再危害社會。王家親屬也心碎表示:「只希望她能得到應有的懲罰。」
半年吸金1536萬 何謂龐氏騙局?
「龐氏騙局」源自1919年查爾斯龐茲(Charles Ponzi)設計的投資詐欺,以高額報酬為誘餌,卻不實際投資任何商品,而是以後來投進來的資金支付給前批投資人,製造穩定獲利的假象。早期參與者獲得短期高回報,吸引更多人盲目投入,但當資金無法持續湧入時,整個計畫便會崩塌,受害者最終血本無歸。
然而,這種結構不斷以不同形式翻新,例如美國金融史上最大詐騙案伯納馬多夫(Bernard Madoff)的對沖基金,也以同樣模式多年未被監管單位察覺,直到2008年金融危機引爆、大量贖回潮湧現,詐局才全面破裂,受害金額超過650億美元。
★《鏡週刊》關心您,再給自己一次機會,安心專線:1925(24小時)/生命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