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給付
資料顯示狀態
- 一次無限滾動應顯示 12 筆
- 目前取得的資料共 15 筆
- 目前顯示的資料共 12 筆
- 取得的資料足以顯示,不需要發request
- 最終應顯示 12 筆
發request狀態
- 目前已發request 1 次
- 最終應發request 1 次
loading狀態
- 正在發request中:否
- 仍有資料未被取得,開啟無限滾動功能

時事
急診醫師出走潮3/日漸病危的健保體制 導致心臟按摩比腳底按摩還便宜
2025.09.28 05:28
面對衝突時,陳舜任以往也偶爾會暫停手邊事、為護理人員挺身而出,但後來為了看診順暢,大家都選擇冷處理、退讓,與「不知為何」的道歉。他苦嘆:「兒童急診室每一班配3至4位護理師,一個在檢傷、一個在流動、一個在顧後面的觀察室。只要有家長抱怨檢驗報告等太久、燒怎麼還沒退…,一個護理師去解釋10分鐘、20分鐘,我就少了這個人力。」「所以每次要上班,都要鼓足勇氣、吃飽飯睡飽覺了再去。」

時事
健保住院自付額擬調升「單次上限5.7萬元」 預計明年元旦上路
2025.09.22 18:54
衛生福利部近期預告「115年全民健康保險保險對象住院應自行負擔費用之最高金額」草案,因應平均國民所得上升,預計將自明年元旦起調高健保住院自付額上限,新制規劃「同一疾病」單次住院的自付額最高從現行5.1萬元提高至5.7萬元,全年累計住院上限則從8.6萬元調升至9.4萬元。

時事
柯文哲交保稱「現在」才知健保看門診170元 健保署2017年已實施
2025.09.08 17:13
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涉入「京華城案」,在羈押禁見逾1年後,台北地方法院裁定以7,000萬元交保。柯文哲今(8)日點頭同意,由妻子陳佩琪繳納保金後,他於下午步出北院,當場發表談話。不過,他聲稱「現在」才知道健保門診要170元,引發外界熱議。

時事
健保給太少!手術必備止血膠5月消失 衛福部回應了
2025.04.30 16:59
外科手術常用的救命醫材「泰爾茂(AQUABRID)」外科封合凝膠,即將從台灣市場下架,消息引發醫界震驚。這項凝膠能有效減少高風險主動脈手術的出血量,原本屬於自費項目,卻因健保以遠低於原價的方式納入給付,廠商認為無利可圖,決定停止供應。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諶大中無奈表示,這項「救命神器,是被健保賜死的。」

時事
畫仕女圖驚見一片霧茫茫 患糖尿病害50歲凌威威險瞎
2024.12.05 11:14
50歲的凌葳威日前作畫時,感到雙眼「感光度」異常,就醫後才知道兩眼都已罹患白內障,但未到55歲健保給付年齡,只能自掏腰包花10幾萬醫治。她說,身為畫家,最大的恐懼是視力出問題,擔心自己如果瞎了,就成了畫界貝多芬。

財經理財
台灣東洋後線抗生素新藥再傳捷報 納健保給付搶攻54億市場
2024.12.02 23:01
台灣東洋自主開發治療抗藥性革蘭氏陰性菌感染的後線抗生素「Polymyxin B 國產新療效、新使用途徑新藥」,繼今年2月取得台灣食藥署藥證後,12月起亦獲健保署健保給付,成為國內治療抗藥性革蘭氏陰性菌感染的健保用藥新選擇。台灣東洋表示,公司自製的後線抗生素新藥「Polymyxin B」,不僅是台灣東洋第一個被國際主要抗生素治療指引列為治療建議的後線自製藥物,也是台灣第一個國產新療效後線抗生素新藥,這兩項紀錄成為台灣東洋在後線抗生素領域的雙里程碑。

時事
早產兒需求迫切!健保首納入「適應症外使用」給付 力拚明年2月實施
2024.11.06 17:46
針對早產兒因未發育成熟而易發生健康問題,健保署今(6日)宣佈將首度批准「適應症外使用」(Off Label Use)用藥納入健保給付,首波計劃涵蓋早產兒常見的視網膜病變與動脈導管閉鎖不全等併發症用藥;健保署長石崇良指出,預計12月進行會議審議,最快明年(2025)2月起便能讓這些藥物適用於早產兒,減輕家庭與醫療人員的負擔。

財經理財
【理財最前線】領有重傷卡就理賠 3張高CP值重傷險出列
2024.09.11 05:28
重傷卡領卡人數頻創新高,截至今年7月人數接近百萬人,也因為如此,重傷險已經取代早期的重疾、特傷險,躍居成為市場主流。但究竟重疾、特傷,以及重傷險有何不同?民眾又該如何選擇高CP值保單,本文一次告訴你。

時事
「商保加健保」加速新醫療科技可近性 極大化資源效率才能三贏
2024.08.16 12:23
醫療科技快速進步,健保署對引進新醫療科技向來不遺餘力,以機械手臂輔助手術為例,繼去年健保署開放17項納入給付後,今年宣布再通過46項,包括子宮肌瘤切除、子宮切除及其他手術。為兼顧健保永續性以及新醫療科技可近性,商保與健保如何發揮綜效也引發各界關注。全球微創醫療技術的直覺公司(Intuitive)上週六(10日)舉辦「商保健保齊行 新醫療科技導入曙光」論壇,期盼在新醫療科技加持下,民眾能獲得更佳的醫療保障,讓政策、產業及民眾三贏。

生活
【2024世界肺癌日專題】終結晚期肺腺癌的健保化療悲歌!免疫藥物擴大給付 石崇良:很快有好消息
2024.08.01 10:00
在台灣,肺癌已連續20年蟬連國內死亡人數最多的癌症,也是唯一發生人數與死亡人數都破萬的奪命癌王。其中,佔肺癌人數最大宗的肺腺癌,更有超過半數患者一確診即晚期,如不符合腫瘤基因突變條件,在健保體系下,就只能使用落後的傳統化療,半數癌友活不過一年。因此,醫界、病友團體偕同不分黨派的立法委員,不斷替需要救命藥的晚期肺腺癌病人向政府喊話,應終結「基因決定命運」的肺腺癌治療缺口,健保治療應加速趕上日、韓,給付免疫藥物合併化療,讓肺腺癌跟上小細胞肺癌、肺鱗癌的腳步,接軌國際指引。

財經理財
新藥Ropeg健保給付條件放寬 藥華醫藥拓展日本PV市場添利多
2024.06.04 19:46
藥華醫藥今(4)日宣布,旗下治療真性紅血球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 , PV)新藥Ropeginterferon alfa-2b(簡稱Ropeg,P1101)於2024年6月1日在日本上市滿一年,獲日本健保給付患者自行施打,並放寬到一次最多可以拿90天藥量,預計將有助於拓展Ropeg日本市場。因為如此,公司也樂觀看待今年日本營運將加速成長。

生活
【翻轉肺癌存活率專題-4】國際喊「2025年肺癌存活率倍增」!臺灣欲接軌如何做?現行醫療是否跟得上?
2024.03.28 07:30
根據統計臺灣目前晚期肺癌存活率僅13.1%,不只落後國際水平、更形同停滯達11年之久!政策和健保財務似乎成為提升存活率的瓶頸,而國際肺癌聯盟(GLCC)、國際肺癌存活倡議聯盟(LAA)等國際組織紛紛喊出「2025年肺癌存活率倍增」的目標,臺灣是否能跟上?令人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