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買了哪些東西?」楊若慈翻開帳本,以某年4月24日為例:洗髮精165、加油50、日常用品106、看病50、甘草芭樂50、生麵20、蛋16。讀的人幾乎能依據這份帳本想像,兩姊妹平時騎機車去看病、加油,順路買瓶洗髮精,回家下廚煮麵,吃水果沖淡中藥苦味之類的日常生活。
楊若慈說,妹妹生前留了一份文件,教人如何記帳,我點開檔案,洋洋灑灑15頁,就算薪水只有22K,也能逐月規劃出旅行的預算——原來逝世的雙胞胎妹妹楊若暉,這樣一點一滴在沒有家人、沒有文學獎、沒有補助的支持下,為姊姊打下專職寫作的生活基礎。楊若暉毫不藏私,把方法教給需要的後輩。她們在中興大學台文所的學妹林綠說,她學了記帳,學會了存錢,等於是這兩個姊姊拉拔長大。
11本,是楊若暉留下的帳本數量。她從15歲就開始記帳,一直記到30歲,直到逝世前8天。每一筆帳款都是兩姊妹實實在在、活過的證據。
生命的最後,楊若暉也親手打點一切,楊若慈說:「她知道我沒辦法去弄基金,怕我之後麻煩,就決定全部解約、結清郵局帳戶。」結清銷戶的那一刻,那個「每天都記、連一塊錢都記」的楊若暉,一塊錢都不剩,把一切都給了姊姊。
過去兩姊妹睡前,總要說上好久好久的話。如今楊若慈每晚坐在書桌前,在那本流水帳一字一劃寫下:吃什麼、用什麼、買什麼書,雖然妹妹不在身邊,但帳本大概就像妹妹一樣,可以陪她睡前談心,然後一起入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