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玉米及大豆庫存今年第一季來到103.5億英斗,創史上新高。大豆期貨價格在芝加哥商品交易局,自元月中旬以來已下跌10%。玉米價格也飽受壓力。專家估計南美今年大熟,全球餘糧更會增加,美國農業部3月更表示,今年大豆畝產量可望創下歷史紀錄。
於是農人及農業組織正在拉攏新客戶,範圍由汽車廠到玩具商都有。目前,福特汽車椅墊、宜家的床墊、達能(Danone SA)的優格杯子、寶鹼的歐蕾保濕霜,都使用農人們的穀物來製作。愛迪達的銳跑(Reebok)最近也揭櫫用玉米為材質的跑鞋。樂高玩具今年稍早也表示,打算用穀類為本的材質,來做公司著名的積木。
農業組織另呼籲,科學界研究出新方式,讓穀物能取代石油,成為原物料,供工業及營造業使用。
尋求穀物及含油種籽的替代新用途不算新鮮事。比如世界第一家也是最大生質塑膠聚乳酸(PLA)廠(NatureWorks LLC)便創始於1989年。但常年豐收,供過於求,已迫使更多農人負債累累,甚至做不下去,研究新用途的工作愈發急迫。
伊利諾州(Argo Genesis Chemical LLC)最新研發出以大豆製作的高彈性塑膠,可以用在很多產品,比如鋪路材料、包裝箱紙板及尿布的黏著條。公司表示,這樣的化合物有助於加工業者,免受石油價格劇烈波動所害。
對選購這些新產品的消費者來說,這樣使用玉米及大豆堪稱好事,不少消費者情願多付一點錢,來幫助地球永續。各公司切換原料,使用年復一年都種得出來的穀物新成品,也可為自己的「綠色」信譽加分。當然,農作對環境的影響,學者們仍有歧見。
話雖如此,這些新用途,對一個年產出數十億英斗作物,做動物飼料、酒精及食品還有剩的產業,只算零頭。全球農業用地約96%仍用在生產食物、動物飼料及用做農場。2014年,用在做生質塑膠的作物耕地僅0.01%,剩下的則才是棉田、橡膠園及種生質燃料的作物。
愛荷華州商品仲介公司(Summit Commodity Brokerage)共同創辦人費詹麥爾表示,這些玉米的邊陲用法,很專精也很有趣,但是大家想追求的,是需求量達50億英斗的用法。
但提倡者認為,穀物另類用法還有迅速成長的空間,乙醇在美國的發展足資為例。農業部統計,1980-81年,美國收成的玉米做成乙醇的不到1%,但是 2015-16年,52億英斗的玉米,或38%已供乙醇製作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