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柯文哲從幾年前開始就一直在為這一天做準備。他與綠營漸行漸遠,在言談中流露對民進黨領導階層的極度不屑,刻意營造被綠營圍剿迫害的形象,然後,不管是在台北市政府或民眾黨的用人上,他都往藍色這邊靠攏。在他理想的劇本裡,國民黨不爭氣,全台灣討厭民進黨的最大代言人是他,任何想要把民進黨扳倒的人必須寄望於他身上。
不過,朱立倫當選國民黨主席後,柯文哲的政治算盤恐怕要重新盤算,至少,在短時間之內,他吃下藍色選民的攻勢會暫時受挫。朱立倫不是江啟臣,他在國民黨內的分量,對於鞏固支持者還是有一定成效。尤其是他迅速擺出了戰鬥隊形,掀桌子的掀桌子,走市場的走市場,不管在國會議堂或是罷免陳柏惟的地方選區,我們都可以感受到,這次重新出發的朱立倫,多了分戰鬥的味道。只要國民黨積極戰鬥,而且是有道理、有方向的積極戰鬥,國民黨的支持者就不至於潰散,在這種情況下,柯文哲的政治版圖便很難往藍營擴張。
這就是柯文哲的困境。他的困境反映了台灣藍、綠之外第三勢力的集體困境,他們的成功必須奠立在別人的失敗上。過去這幾年,柯文哲什麼都願意試,也什麼都試過了,就算打臉自己也不在乎,他一下子墨綠,一下子淺藍,一下子去跟中國示好,變來變去,毫無牽掛。在疫情期間,只要民進黨中央規定的,他一律反對,包括質疑戴口罩這件事。就算照做,也要酸言酸語幾句,刷自己的存在感。講白了,他就是一個機會主義者。
一個機會主義者必須見縫插針,必須挑撥離間,必須不斷地重新區分政治上的敵我關係。這大概也是柯文哲這些年來每天在做的事了。柯文哲的困境在於外在政治機會結構的改變對他不利,聰明如他卻不會坐以待斃,一定會變本加厲,煽風點火。
說來悲傷,在台灣,第三勢力必須是機會主義者,而這反過來強化了現今藍、綠政黨支持者的忠誠,讓他們誤以為自己的政黨還有理想性。這才是目前台灣政治的最大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