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台中市自由路上的「陳允宝泉」,木質裝潢點綴老物,彷彿偽出國到日本和菓子店,客人買餅後,倚金色屏風坐在榻榻米上,延伸至屋頂的枯枝襯繁花捎來禪意,此時一杯咖啡搭吊籃沿繩索從天而降,引起現場驚呼,發想來自老闆娘翁羿琦,「煮咖啡的地方在2樓,客人可以點咖啡配餅,吊下去,趣味趣味的,我懶得下去拿東西也會叫他們吊上來。」
【台灣名店】這家糕餅店從日本紅回台灣 離開老店他們重生賣向國際 陳允宝泉專訪

幾乎每年都在台中十大伴手禮榜上的陳允宝泉,以小月餅、太陽餅最為知名,去年即使受疫情影響,營收仍創1.8億元新高。其實老闆陳宇鴻與翁羿琦夫妻是豐原老店宝泉第四代,9年前才從零開始。
因與家族理念不同,2人接下虧損的宝泉自由路店自立門戶,勤研發夏威夷牛奶軟糖等新品。翁羿琦積極參展,連續6年赴美拜訪客戶,才打進美國市場。
翁羿琦曾為工作流產、憂鬱,夫妻與親子關係都陷入冰點,創陳允宝泉也是她的重生,才懂柔軟的轉向,亦是強壯。

老店後代 自立新門戶
翁羿琦是陳允宝泉的繆思,一身粉色無袖棉麻衫,映著同色系口紅,她容光煥發,見攝影記者拍攝糕點,幫忙張羅擺設,「我摘點葉子,配糕點更美,店都是我布置,大家去日本都買衣服,我會一直看櫥窗擺設,很多東西都從日本扛回來。」她一頭大波浪捲著自信從容,先生陳宇鴻憨厚寡言,不擅回答的,她都能詳解。

他們前一週剛出完3個貨櫃的美國訂單,才得空受訪,陳宇鴻鬆一口氣,「忙到這6個月來,天天加班沒休息。」主打小月餅、太陽餅等糕餅的陳允宝泉,在台灣、香港共有4間店,亦外銷到美、中、澳、英等國,去年即使受疫情影響,年營收仍創下1.8億元的新高,翁羿琦感性地說:「疫情剛爆發的時候,有員工主動要減薪10%,我說不行,他們的錢都要養家,我跟銀行借也要發薪水。」
其實陳宇鴻是豐原百年老店「宝泉」的第四代,夫妻原本皆在宝泉工作,2013年自立門戶創立陳允宝泉,外界以為糕餅世家後代必有天生資源,陳宇鴻感嘆:「我們等於白手起家,我最好的資源,是我老婆。」

翁羿琦在旁笑得欣慰,因為過去的先生從不這麼說,「他以前切斷感情,不敢面對我和他家人理念不同,現在他感知提升了。」當人問起與宝泉的差異,翁羿琦皆統一回覆:「宝泉是女兒接,陳允宝泉是兒子創,客人如果問哪邊好吃,攏好呷,系出同門。」
日本發跡 榮獲天皇賞

宝泉的歷史從1908年開始,第一代陳允在豐原以糕仔、米香起家,其子陳金泉每天騎腳踏車背著二籮糕餅在卓蘭、東勢沿街叫賣,後得機會到日本學習製作大福,原在騎樓下擺攤賣麻糬,因料好實在,1943年在東京開店,名為「宝泉製宝本舖」。
陳金泉很有研發力,融合西式生乳酪、日式蜜紅豆和白鳳豆沙、台式油皮的御丹波,獲得10年辦一次的和宝子大賞最高獎日本天皇賞,後來還以日本盛產的柚子結合白鳳豆沙做出桃山香柚。翁羿琦翻出許多泛黃照片,回憶阿公陳金泉的輝煌,「除了本店之外,在東京車站大樓裡也有櫃位,還批貨給鄉下小賣店,量很大,有個日本烘焙機械品牌叫雷恩,他們首賣的前3台機器,是阿公買的,宝泉已經是東京立川市第一大品牌。」

當時宝泉每年辦員工旅遊,還組棒球隊,已有相當規模。但陳金泉赴日後,少有機會回台,第三代長子陳增雄與父親幾十年未見,早期開西藥房,陳宇鴻記得:「其實西藥房生意不好,後來爺爺叫我爸在台灣開宝泉,派日本師傅過來教台灣師傅。」
引領風潮 推出小月餅

1975年台灣宝泉開設於豐原中正路,雖晚於雪花齋、犁記等老店,但有日本和宝子加持,陳增雄又研發加入雙倍奶油混合白鳳豆沙、萊姆酒的小月餅,不同於早期常見的紅豆、綠豆沙,還縮小尺寸讓人一次完食,迅速竄紅,引領同業跟風販售小月餅。陳宇鴻是第四代唯一男丁,當兵前遵父命學做餅,「因為我爸不會做,他叫我要學會,不然產品有問題,問師傅得不到答案。」後來,他也到日本進修糕點製作2年,而日本宝泉則在1990年代隨著陳金泉過世、日本師傅年邁退休,結束營業。

每年中秋節,宝泉都大排長龍,負責販售的翁羿琦曾累到流產2次,「門市下班後,還要留下來包裝,做到凌晨5點,累到我不知道懷孕了,我年輕很瘦,一個人可以搬30幾盒餅,可是樣子讓人覺得是少奶奶,攏免做。」

翁羿琦與婆家一同共事,婆媳與姑嫂關係是難解的題,難過時向先生哭訴,卻得不到安慰,「我一直哭,他沒反應,靠過去哭更大聲,他睡越過去,我就知道他明明有聽到,只是不知道怎麼面對。」她扭動身體還原當時情景,逗得陳宇鴻也釋懷大笑地說:「感謝我老婆對我不離不棄。」

勤勞拜訪 進軍美市場

翁羿琦形容自己是含苞卻無力綻放的花,身心都生病,「我足認真欲水,閣蔫去,後來還背2個尿袋。」大兒子陳溢輝兒時想親近她,也被推開,「那時我去算命,說我會在床上吃藥吃到死,但我死前一定要找出我哪裡不好。」她偕先生赴美上心靈成長課程,漸漸轉念,與其待在宝泉,理念不同、天天爭執,不如分開,各自努力。
原本宝泉自由路店便登記在陳宇鴻名下,2013年陳宇鴻夫妻以這家店重新出發,宝泉則有10家店,為避免顧客混淆,他們加上第一代名字創立陳允宝泉。但該店位於台中市中區,是沒落商圈,陳宇鴻坦言:「這間店在宝泉時期,1年就虧175萬元,每天麵包都賣不完。」

陳宇鴻更積極研發新品,優化台中名產代表太陽餅,請到資深烘焙師吳武憲當總監,吳師傅今年還帶領台灣隊拿下世界麵包大賽團體賽冠軍,經他指導推出減糖、縮小1/3、更酥鬆香的太陽餅,連續4年得到10大伴手禮金口碑獎。
翁羿琦也勤跑展售活動,受過不少冷眼。她記得曾拜訪一家日本料理店,希望代工對方的和菓子,約好了卻坐冷板凳,「而且他們面秋(台語:臉色)很不好,我就告訴自己,一定要成功。」

不服輸的她,碰壁亦能突破鐵壁。翁羿琦曾參加台中市政府到美國推廣伴手禮的活動,有7、8家店參與,卻沒有一間打進美國最大華人食品總代理「和樂」,「他們要求要能放一年,但餅沒辦法。」生意沒成,她依然連續6年到美國拜訪對方,「因為到美國上心靈課程,每次都有帶我們的餅當伴手禮去探望,他們也覺得好吃,才決定進一些試看看。」
兒子獻策 研發常賣品

陳宇鴻也升級包材,改真空包裝,以冷凍出貨解決保存問題,美國代理商從初始下單不到一個貨櫃,到現在每季下3個貨櫃,外銷訂單填補了中秋以外的淡季收入。兒子陳溢輝也思考,糕餅通常用於年節送禮,應該研發平日也易銷的常賣型商品。

他和弟弟陳睿智從森永牛奶糖得到靈感,試做3個月調配方,推出不黏牙、不膩口的寒天夏威夷豆牛奶軟糖,得到有食品界米其林之稱的比利時ITQI風味絕佳一星獎章。陳允宝泉從零開始,陳宇鴻父子亦靠己力,推出熱賣代表作。
最近中央廚房缺人,陳溢輝時常加班到凌晨,翁羿琦總會機會教育,「這樣吃苦的經歷很好,孩子才知道珍惜。」她挽著兒子手臂說,母子倆關係曾經疏離,她覺察後,鄭重地向兒子深深道歉,當時陳溢輝10歲,面對母親道歉,無助又委屈地嚎啕大哭,翁羿琦輕輕抱他,2人才修補了關係。

陳允宝泉是老店的再生,也讓翁羿琦一家人重生。不合時宜的管理、包裝,她通通升級,公司牆上貼著撫慰人心的勵志語,也公開營收與支出,她開玩笑地說:「賺太多才怕人知道。」央廚從自由路的店面搬到彰化,他們買二台廂型車每天載員工往返台中與彰化;員工生子,大方多給育嬰假,因為翁羿琦總會想起自己曾因工作錯失陪小孩的機會。
「軟弱的人命運都不好,我的命是撿回來的,所以有機會我就分享。」翁羿琦曾被命運判刑,拿到最差的牌,她選擇為自己和家人強壯,團結打出最溫暖的勝利。

顧客這樣說
綿軟不乾 口感佳
之前收過朋友送的禮盒,一吃覺得很驚豔,所以再來買。尤其檸檬蛋糕有加柚子絲,蛋糕體綿軟不乾,是外面吃不到的口感。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