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屋主開價直接降100萬元!」「高雄預售屋量體大,很多屋主本來就不是要買來自住,未來不能轉售,價格已鬆動。」台灣房屋巨蛋博愛加盟店店東陳揚智透露,近2週,接了十來件預售屋轉售案,另位房仲則說:「投資客可說是見到黃河心已死,我們預估農曆年後狀況會更糟。」
【全文】政府打房強推平均地權條例 預售屋急縮3成投資客爆逃命潮

《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箭在弦上,其中,禁止預售屋換約條款引爆投資客逃命潮。不只如此,該法案將全面衝擊房市,從新建案、中古屋到豪宅等,產業秩序將重新洗牌,房地產業者均悲觀以待。內政部代理部長花敬群認為房價將軟著陸,地產專家也一致認為,今年一定看得到房價下修,對有意進場買房的自住客來說,不啻是等待已久的好消息。
2週前(12月21日),躺在立法院長達8個月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終於在內政委員會初審通過,民進黨團日前表示,1月9日將送院會討論,外界預估,該修正案極可能在本會期休會前三讀通過,拚今年第二季上路,在房地產業掀起滔天巨浪。

禁換約轉讓 重擊預售屋
內政部代理部長花敬群對本刊強調,「抑制房市不當交易行為,是政府基本態度,從沒改變過。」「這個法案,對預售市場具穩定效果,若無法落實完成修法,最後必然功虧一簣,炒風再起。」他表示,對該做的事情,政府有決心,加上社會有相當大支持度,「我們會視為最重要法案優先處理。」

面對政府雷厲風行強推《平均地權條例》,全國商業總會主席、鄉林董事長賴正鎰上火線為建商請命,他表示房地產業近一年來已是哀鴻遍野,希望政府不要再落井下石,目前房市上下游產業幾乎是「喝西北風來度寒冬。」
相較於賴正鎰的大鳴大放,其他建商只敢私下抱怨,「大家其實滿悲觀的,把建築業打成萬惡之首,要把我們滅掉乾脆直接說,選票也不會比較多!」另名代銷業者話說得更重,「我們是民主國家,政府為什麼要干預市場?只有共產黨才做這種事!」房地產業者的不滿溢於言表。
為何業者視《平均地權條例》為洪水猛獸?這對台灣房市將造成哪些深遠影響?其實該法案中的「預售屋除二等親內及特殊情形,禁止換約,違規按戶處罰最高300萬元」,將直接重擊投資客最容易炒作的預售屋,中華民國不動產代銷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萬群地產董事長謝坤成就說,「今年推案量最少減3成!」

面對房市急轉直下,謝坤成坦然直言:「我都跟員工講,上一波有賺到的人,現在不好做乾脆出國休息。如果還肯賺的,就要體悟到以前若3個月可以賺100萬元,現在要拉長到1年。」
因為《平均地權條例》上路後,預售屋從購買到交屋,轉售重稅閉鎖期將長達至少8年,「預售將不再具有投資價值。」房市專家何世昌直言,市場短期內需求將快速潰散。確實,從北到南的建商都對本刊坦言,「現在1個月賣掉1戶就要偷笑。」
雙北賣得動 控制總價帶
預售屋逃命潮已然成形!去年底內政部欲推動修正案時,預售屋轉售量就逐月增加,本刊委請永慶房產集團,統計自《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初審通過後市場上的預售屋轉售量,發現短短8天內,全台件數就從2萬2,861件上升至2萬3,493件,暴增632件,比過去1年每月平均新增548件還多出15%。
其中,這2年過度炒作的高雄、台南首當其衝。住商不動產台南九分子加盟店店東于雅亭就指出,「這1、2週預售轉賣委託量至少增加1、2成,但成交的不多。」顯見縱使屋主有心趕在法案上路前轉賣,也不一定有人願意進場接手。資深投資客M先生分析,「去年內政部消息出來後,台南案場已經有一波平轉案件丟到市場賣,現在確實有不惜小賠的案例出現。」
面對預售屋市場急凍,以南部為發展重心的華友聯開發董座陸炤廷直言,「我們會放慢開發速度,原先要開工的案子暫時不動,畢竟這波量體滿大,看市場去化速度再決定下一步。」

至於中台灣房市已被業界多次點名量體過大,建商們早主動下修開價,就怕嚇跑購屋族。根據永慶房產集團統計,相較於中、南部的賣壓,雙北是全台七都中預售屋轉售件數最少的2個縣市,因為台北市素地難尋,新建案多是開發商與地主合建或都更危老案,一來較少重劃區預售大案;二來投資門檻高,真正衝擊面為不景氣。新北市除卻塭仔圳等大型重劃區外,狀況也和台北市相去不遠。
不過,正因位於全台首善之區,地價相對高昂,建築及資金成本高,如何面對接下來的房市不景氣,深耕大台北的新潤機構董事長黃文辰就說,未來將謹慎控制產品落在「賣得動」總價帶,「新北市2房1,500萬元以內、3房2,200萬元內;台北市不能超過6千萬元。」

根據了解,《平均地權條例》除了有效遏止投資客的預售屋換約炒作,另外炒作行為最重罰5千萬元則是把矛頭對準代銷業者;至於私法人購置住宅採許可制且5年內不得轉讓,則將影響到豪宅市場。


炒作需連坐 重罰五千萬
預售屋若成票房毒藥,代銷業者將苦不堪言,畢竟以去年全台推案量2兆元來看,預售屋就占了1.6兆元。北市代銷公會理事長、海悅廣告總經理王俊傑被問到今年代銷案量變化時,無奈嘆說:「無法評估,政府讓民間企業失去信賴保護原則,不知道接下來還有什麼新措施。」他也強調為養員工,該做的事還是會做。
但過去經常看到的排隊買房、假熱銷、揪團炒房的盛況,未來也可能因觸及炒作被罰最重5千萬元罰緩,且採連坐法,從銷售人員到公司負責人一起罰,這也讓代銷業者的處境更是雪上加霜。炒作重罰5千萬元除了影響代銷業者外,對投資客也如緊箍咒,就怕不小心踩到紅線,畢竟現階段法案,只要從事其他影響不動產交易價格或操縱秩序的行為,都在開罰範圍。
新法案限制私法人購置住宅,也意外大幅衝擊豪宅市場,1名豪宅買主直言,「收入放公司,稅金只要繳20%,個人名下得繳45%,當然將多數收入掛在公司,加上買1億元以上房子,用公司名義申請貸款也比個人好通過太多。未來要再買新豪宅的可能性不高了。」普華國際不動產總經理田揚名就分析,「豪宅買主10個有3個以公司名義登記,買氣將大減2至3成。」

成交量低迷 仲介倒閉潮
法案初審前,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公會全聯會才緊急召開理事會商討對策,理事長楊玉全大嘆對政府心寒,不過,身為大家長的他,還是建請刪除四大爭議條文,包括限制私法人買房、行為人與法人「併罰」條款、吹哨條款、及炒房高額罰鍰等。

楊玉全舉限制私法人購屋為例,除豪宅市場可能因溯及既往引發消費糾紛外,也會影響都更案進行,「因都更多是公司進場買下部分房屋後,才可能真正啟動整合,初期不可能有都更計畫,要怎麼申請許可?」
打炒房加上不景氣,對房市衝擊將是全面性,以中古屋來說,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直言,今年交易量將跌破30萬棟,房市多頭已盡,透露在不景氣狀況下,永慶今年展店目標數將下修2成。市場人士也直言,「今年一定看得到仲介倒閉潮,成交量低迷,但全台房仲店數卻在歷史高峰。」
房市山雨欲來,從法拍件數就可看出端倪,寬頻房訊統計,2022年整年度拍賣案件為7,431件,較前年成長6.5%,發言人徐華辰觀察,去年下半年件數不僅比上半年多出近10%,「成交率也從55%大減10%,不只斷頭件數變多,交易熱度也急凍。可以想見接下來狀況只會更悽慘。」

房價軟著陸 自住撿便宜
不過,對於有心要購屋的民眾來說,2023年或許是個好年頭。不只是花敬群認為房價將軟著陸,專家、投資客、業者也一致認為,今年是最可能撿到便宜的大好時機點。

首先,葉凌棋說,整年度雙北以外房價將下修5至10%,大台北地區則下修3%至5%;何世昌則預估,上半年量縮價緩跌、下半年量增價急跌,全年度修正幅度最多達15%;就連投資客M先生也說:「自住客一定要進場買,是買到最便宜預售屋的好機會。」
凡事一體兩面,《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對數十萬名不動產相關從業人員來說,將大幅衝擊生計;對建商、代銷而言,是企業能否存續的生死關鍵;但對於自住客來說,又是期盼已久的購屋機會。究竟如何權衡利弊,居住正義與自由經濟如何拿捏,考驗著政府及社會的智慧。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