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看到郭先生(郭台銘)為了選舉,急促的大談核能,談SMR(小型核電廠),感覺粗糙了一點,會偏離真相。」4日出席台北市電腦公會舉辦的台灣ICT產業全球供應鏈與環境友善布局座談會後,接受媒體訪問時,被問到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拋出全台廣設小型核電廠(SMR)構想時,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嘆了口氣說。
首先對於全台廣設SMR的構想,童子賢直言,核能運作需要非常細膩,裡面有很多微妙的東西,不只有核能技術與全球大趨勢,核電廠在地化的老百姓心情也必須要聽,「不要講說是蓋核電廠了,就算在我們家後面要設一個燃煤廠,你都受不了。」
對於尚未成熟的SMR小型核能與核融和,童子賢認為,這些技術目前都還在研究階段,都需3、5年時間醞釀,甚至10年,不宜濫開支票。「粗糙、急就章,會帶來錯誤政策。」他說。
對於近期多位政治人物高喊台灣會缺電,童子賢直率地表示,「我不認為台灣會缺電」,童子賢說,我相信台電與經濟部有能力去處理缺電問題,此外,台灣電網的穩健與安全,則是另一個嚴苛挑戰,電網斷電常被誤以為是「缺電」,像是最近高雄斷電就是電網出問題,他提醒,各界該真正注意的重點,是在於台灣使用大量排碳的發電。
因為這些高碳排放發電,可能導致台灣未來被國際嫌棄,就算目前台灣半導體在國際當紅、左右逢源,「可是碳排放會讓你左右為難」。就以目前政府推動2025年達成非核家園目標來說,雖然把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提高到20%,但童子賢認為,這個20%的比例,遠遠落後國際水準,就以國際能源總署(IEA)最近一個月的報告指出,全球不排碳發電占比已達39%,反觀台灣2021年再生能源占比只有6.4%。台灣在人均排碳上,在國際上已經是放牛班。
近期相當關心減碳議題的他,是國內最早提出多靠核能來協助降低排碳的企業家。「我們不能不去思考要靠核能來降低排碳。」他以烏克蘭為例,因為俄烏戰爭打了一年下來,烏克蘭還有電力,因為烏克蘭56%發電來自核能。另外,就連北歐最環保的國家芬蘭,人口才550萬,最近也重啟歐洲單一核機組最大能量的核電廠。
童子賢更提出數據,台電2019年公布核三廠發電紀錄,核三廠二個機組運轉34.5年以來,已經發電達5000億度。假設以台灣當前每度電2.8元電價計算,到2019年,核三廠已經替我們貢獻1.4兆元產值。而若以國際電價每度電5元計算(日、韓、新加坡平均),核三廠從1984~1985年開始啟用,到2019年更是已經貢獻2.5兆台幣產值。
就以核三廠的建廠成本是947億元,比起1.4~2.5兆元產值,只是零頭,台電若是純粹民營,早就賺翻了。更何況,上述只是以核三為例,若計入核一與核二的盈利率,則核電多年來已替國家貢獻約6兆元台幣產值(以國際電價計算)。從核一到核三,長期不但替台灣貢獻「不排碳發電」的一半以上,也為台灣財政的健全發展貢獻良多。
「台電在核電的貢獻算是『計利當計天下利』,值得給掌聲。全民與政府應該為台電與核電廠的貢獻討一個公道,不宜一味污名化核電。」童子賢相當肯定台電與核電對台灣的貢獻。
雖然核能是高危險性、高敏感性議題。但童子賢認為,台灣真正需要的是,穩健的維護人才、並培養自主的技術,政府也該好好做民意溝通,所謂的好運、歹運,總嘛要照「起工」來行(台語)。
話鋒一轉,童子賢再度強調,「地球暖化是人類的公敵,但核能不是」,並建議台灣不一定非要蓋新核電廠,但已經停機的核一、核二、核三廠都可以重啟,「芬蘭都可以重啟,為什麼台灣不能重啟」,不過這是一個大問題,要由行政院長和總統去討論。
「很感慨是,各界要談核能,甚至談綠電、談天然氣,真的不要導引成政治鬥爭,也不要有黨派私心。」他語重心長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