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病困擾台灣百萬人!半數民眾不知自身風險
腎臟是沉默的器官,慢性腎臟病初期通常不會出現明顯症狀,難以察覺,民眾也普遍識能不足。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宏麟表示,在「2022年全民腎力篩檢計畫」中超過十萬名就診民眾參與,有過半數的民眾不清楚自己的腎臟功能,且有4成以上是慢性腎病中高風險群。
台灣腎臟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尚志表示:「二、三十年前腎臟科醫師只知道洗腎,甚至有人會稱呼腎臟科醫師是洗腎科醫生,我認為腎臟科醫生應該救亡圖存,怎麼會只做腎臟已經衰竭的病人?」後來台灣健保開立,針對腎臟病末期照顧完善,台灣的透析盛行率也因而成為世界第一,意味著腎臟病末期已有龐大且齊全的醫療資源,也讓人疑惑,還可以如何妥善照顧到其他期病程的慢性腎病患者?
早篩早治立意良善 中後期資源如何更充足?
其實,政策近年來逐漸轉變,針對慢性病方面,面對國際提倡的早篩早治、前瞻性治療,也意欲跟進。健保署醫務管理組組長劉林義表示:「從去年開始,健保署與國健署開始往預防保健的方向前進,這樣的資源整合會不斷地做下去。」而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也指出:「台灣透析標準化發生率從2018年就有下降的趨勢,代表很多人的長期努力終於換得一線曙光,因為台灣醫療進步,可以看到標準化死亡率也維持平平。」全民健康保險慢性腎臟病全人照護政策的確愈趨完整,從末期腎臟病前期病人照護與衛教計畫等,以及健保分配4.335億元給腹膜透析推廣與品質提升,一路提前到糖尿病合併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方案、糖尿病論質計酬方案等共病照護。只是,比較之下可以看見,現有資源大多還是趨重於重度或末期或已有共病的患者,然而,沒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共病或明顯症狀的早期或中度慢性腎臟病患者,帶有極高風險要進入中重度或末期、卻相較不容易自覺或被一般篩檢檢查到,反而成為全人照護政策中的漏洞,接下來應該如何補足這塊缺口呢?
早篩早治立意良善 現有藥物卻不給力?
當政府喊出提升篩檢率,後端的醫療量能、可供給的藥物品質是否充足?對此,黃尚志認為藥物除了考慮價格,也應該考慮價值,「像1990年出來的ACEI(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等藥,經過20年在臨床上使用,雖然有幫助但效果不到最佳,直到五、六年前出現了降血糖的藥SGLT2i,發現可以控制血壓、血糖、水腫、減緩腎功能惡化,但目前健保還是要降血糖才可使用,現在外面有很多聲音建議可以開放。」他認為,如果在前端投入新藥、可以減緩後端洗腎人口的話,是值得認真考慮的。
針對SGLT2i,腹膜透析腎友協會理事長吳鴻來也指出:「它是十幾年來較少出現的新藥物,本來是糖尿病的藥,試驗後發現它還可以保護心臟,後來更發現對於沒有糖尿病共病的腎臟病也有延緩腎功能惡化效果,因此很受病友的重視與期待。」
中晚期病患權益被忽略?月花一萬只求延緩腎功能惡化
吳鴻來分享:「協會曾發起調查,收集了數十位三、四期腎臟病友的回覆,發現約有一半的病友已需要使用自費藥物治療,且讓我驚訝的是裡面有幾位第三期病患,每個月自費金額竟高達一萬多元。」對比過往第四期、第五期才開始使用自費治療,目前仍在中期的病患也還是需要負擔自費藥品的情況也不在少見。這背後是否也代表健保所提供的慢性腎病藥物,真能在病患的疾病過程中完全發揮價值?
在面臨財務衝擊,以及效益優先與新藥價值的各式權衡評估中, 始終無法避免面臨新藥遲遲未同意被給付,導致中晚期的腎臟病患者延後獲得最佳醫療品質的時機。面對各界期待健保署正視新藥的效益,劉林義指出:「新藥能不能給付,還是得看醫療科技評估(HTA),且除了臨床有效也要有效益,看誰的效益比較大就優先給付。」
早篩早治、前瞻性治療早成國際趨勢,面對兩百萬慢性腎臟病病患,政府已經積極挹注大量資源,還可以如何更擴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