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政策,其實讓巨大也頗為困擾,不過,劉湧昌認為這是短期風波,「美國根本自己不產自行車,也不具備生產條件,每年1,600萬台規模(2024年自行車、電動自行車停滯在1,200萬台)沒地方買成車、車架、相關自行車零部件。有需求下,勢必要在對等關稅的實施上做出彈性。」從種種跡象來看,目前劉湧昌從美國商業部私下動作來看,他判斷越南將不會被重懲。
從自行車產業歷史的軌跡觀察,走到越南這一步,還是美國全球化施力使然,自行車一開始在日本、韓國,後來重心放在台灣,又移到中國,中美貿易戰下,光今年華盛頓特區的川普政府,已對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徵收了額外的20%關稅,接著即將面臨4月2日的對等關稅威脅。自行車產業也移往人力組裝成本更低的越南,此時,若再用關稅嚴懲越南,川普等於會傷害美國人自身的消費利益。
基於川普要將製造業回流美國政策,劉湧昌透露:「美方也曾找過我,但成本考量,明白告訴美方不可能,而且我們的銷售系統也為美國創造出數千個就業機會。」美國自己也評估,想把產業帶回美國,必須提供低息貸款、稅務豁免、5-10年免除零組件進口關稅才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