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院高層透露,國家太空中心去年9月間公告招標預算8.8億元的「軟體定義射頻通訊酬載」,並在10月間確定由CesiumAstro得標,卻遲未對外公告,原因正是太空載具酬載屬高機敏元件,須經美國政府核准出口許可才能開始履約,又因當時美國正屆總統大選,CesiumAstro能否拿到出口許可,須等到新政府上任後再決定;直到美國總統川普上台後,CesiumAstro已在近日取得美國政府的出口許可,將正式啟動雙方合作,台美合作打造台灣首顆自主低軌通訊衛星。
成立於2017年的CesiumAstro,是美國衛星、無人飛行器、運載火箭和航空航太通訊系統的開發商,公司客戶包括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特別的是,該公司投資者除了空中巴士創投(Airbus Ventures),由林百里創辦並擔任董事長的台灣廣達電腦,去年3月也宣布投資共1,500萬美元(約新台幣4.9億元)。

而搶下台灣8.8億元通訊酬載標案的CesiumAstro,公司創辦人Shey Sabripour在去年12月曾受邀出席台灣太空國際年會(TASTI) 論壇,並針對「通訊酬載的發展」發表演說。

根據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 NEWS》出版的文章,低軌衛星的主要軌道高度位於地表之上200至2,000公里,例如烏俄戰爭期間,馬斯克(Elon Musk)創辦的SpaceX公司即協助烏克蘭,使用該公司的Starlink(星鏈計畫)低軌衛星系統,凸顯低軌衛星通訊系統能在緊急狀態時維持通訊不中斷,達成通訊韌性。而台灣打造低軌通訊衛星,目標同樣是強化我國在緊急應變時的通訊韌性。